2)第十六章 战帅练兵歌_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漏气太严重了,效率其实很低。”他解释道:“不过,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改善工艺来提升的。另外,枪管的制造,也有不少提升空间,他们说,今后会想办法进行研究,看怎么把质量提上去。”

  虽然拿破仑的大军,最后还是在“梅毒将军”的打击下灰飞烟灭,但这种思路,依然震撼了其他欧洲人。自此之后,对士兵的精神激励、体能训练和刺刀技术训练,才开始流行起来。最早一批刺刀术教材,也在这个时候才出现的。

  但那个时间点,离现在差了足足四百年。那个时候的情况适不适合现在,就很难说了。所以,就算真记得后世的刺刀教程,也未必就适合现在的情况。

  “而这火枪,再精细,也比不上弓啊。它的弹丸,更是比箭便宜多了。跟这东西比起来,所有的弓,都是精工产品。”他拍了拍枪身,说道:“我们绝大部分士兵,都会使用弓箭,也没见大家觉得弓太贵了就不用。可见,关键不是价格问题,而是我们还没有养成习惯,没有配套的产业。如果能推广开,那肯定会弓更有优势的。”

  “咱们量产的枪,肯定没这个水平了。这毕竟是那些老师傅一点点调出来的啊,咱们哪有这个心思,给所有的士兵都带这种精工产品啊。”郭康说。

  “这玩意儿现在就已经不错了,要是再研究下去,肯定会更好的。我还是很看好这东西的。”他看起来确实很欣赏的样子,还专门又感慨了一遍:“先给那些罗斯人,有点浪费了啊……”

  不过他想了想,发现李玄英对待这武器好像很宽容,既没有“时代变了”的感慨,也没觉得这武器有什么威胁,就问道:“你从小练了这么多年弓箭,不觉得这武器会让大家之前都白练么。”

  “好像确实是这样……”郭康感觉也有道理。

  “那有点浪费了。”李玄英说道:“这东西作为远程武器,还是很好使的。应该先给老兵用吧。那些罗斯人,先让他们拿着长矛,帮忙守辎重去。今后训练多了,再考虑上前线的事情吧。”

  “也不是不行。”李玄英却摇摇头:“你去过制弓的作坊么?一把角弓,起码得做大半年以上。好一点的,要三年才行。制作箭矢,也要花费大价钱,而且打出去经常就坏了,不一定能回收。”

  最早开始重视刺刀训练的着名人物,大概是18世纪末的俄国军事家苏沃洛夫。他制作了一些专门的靶子,让士兵进行刺刀训练。只是,对于具体的拼刺动作,依然没有什么要求,只是叮嘱了一些对付骑兵时候的动作,其他的,让大家自己寻思着练就行。

  想到这,郭康便问道:“那你觉得,如果我们降低需求怎么样?比如把这些火器,给那些罗斯新兵用。这东西应该比弓弩更简单,对体力要求也不高吧。”

  而更重要的是,紫帐汗国的情况,也和其他欧洲国家,差距太大了。

  “你看那个戴头盔的靶子。”他指了指其中一个草靶:“我走到那边,开一枪,你们都让开些。”

  而这种区别,也是因为国家制度和文化。说白了,紫帐汗国就没法学欧洲国家,去搞“垃圾海”战术。同样,欧洲人也很难去直接学紫帐汗国,组织公民兵。因为欧洲各国,现在基本还都是封建制度,和紫帐汗国这种……不知道叫什么制度,有根本性的差别。大家想学,也没法学啊。

  而拿破仑时代的改变,最重要的还不是军事上。法国大革命之后,欧洲军事界才终于又意识到,步兵也可以有士气,而且还挺有用的。另外,拿破仑也开始推广训练士兵的思路,他认为,仅仅将人聚集在一起,是称不上士兵的;只有通过训练、指导和技能,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因此,他要求步兵至少要经过三个月的训练,骑兵则至少需要长达四到五个月的培训才行。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