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56章 南洋的新政(第三更)_我在大明当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乘坐和食物。”

  施凤来立刻出来说道:“陛下,若是如此,那陕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偏远之地的学生,想来北京,是不是也要提供免费的交通和食宿,否则不公。”

  “一事归一事,现在朝廷要尽最快的速度,将南洋汉民的心收回来,为朝廷在南洋的事业站稳脚。”

  局部的特殊对待是有必要的,根据大局来做调整,是为了接下来的国家战略落地。

  但口子不能放太大,若是全国都效仿,不是朝廷出不出得起这个钱的事,而是必然有大部分人在里面作假。

  那样会造成国家秩序的混乱。

  “施凤来,你身为内阁大臣,要做的是平衡大局。”

  “是,陛下教诲的是,臣铭记圣训。”

  皇帝扫视一转,说道:“天下正在经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朝廷面临的都是全新的局面,诸位都是治理国家的能臣,所以朕要求诸位要有大格局,如果连朝堂上的你们都还在为局部的事情争论而影响大局,那下面的人岂不是要内讧起来了!”

  众人连忙说道:“陛下圣训,臣等铭记于心。”

  “就这么定,吕宋岛、满剌加的汉人都要进行考试,考试合格者,来北京读书,此时交给教育部去做。”

  “诸位要记得,朝廷要在四海之内笼络人心,这样大明朝的路,才能越走越顺。”

  “是!”

  崇祯又开始加速翻看各项政策。

  内阁的政策主要可以归纳这样几点:

  一、兴建银行,货币改制,宣发银钞,以后统一认定银钞为唯一合法货币。

  二、兴办报社,抢占舆论高地,做好王化宣传,进行舆论疏导。

  三、大力宣传意识形态,将地主和大商人做定调。

  四、以租代购当地农田,用此来收买当地一部分人的人心,同时将愿意种田的人与田联动起来,保证粮食生产的正常运转。

  但是农业政策,包括农税,即大明朝的新农政。

  若有地主,则当地官府要做好土改措施。

  五、组建治安司,维护当地秩序,并且建立按察司,作为民事、刑事等司法衙门。

  重要岗位一律启用汉人,在执行岗位可以启用土著,以笼络人心。

  六、改革文字,废除当地文字,一律启用汉字,第一阶段先建立儒学,想要学习新学,则必须到北京来读书。

  七、凡大明官府管辖之地,臣民一律遵照《大明律法》。

  这七条,可以说每一条都在重点上。

  如果执行下去,会对南洋诸国社会造成很深远的影响。

  从文化、经济、政治上都会有巨大的改变。

  而且,其中有一点非常明确,想要学新学,来北京,到天子脚下读书。

  当地暂时只能学儒学,而儒学是非常注重君臣秩序的,这样可以让当地变得非常安稳。

  可以说,这些政策,每一条都非常符合张凡的心意。

  不愧是新政执行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