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64章 天下之中_春秋我为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尽敷衍。”

  赵无恤皱眉思索道:“的确如此,从相遇于郊囿时起。我就想和他谈谈此事,但曹伯却一直拖到狩猎结束都没给我机会开口。子贡说其中另有隐情,究竟是什么?”

  子贡指着在纤夫拉拽下,从济水以东逆流而上的那些船舸,以及从陶邑西郊驶入的百余辆大车,给出了答案:

  “齐商、郑贾,是陶邑中两大商贾势力,他们都在不遗余力地阻扰我探访市坊价格和寻找店肆,还向褚师、司城。乃至于曹伯奉上了贿赂,请求曹国禁锢君子的商贾在此贸易!”

  在子贡的解说下,赵无恤可算明白了这其中复杂的利益关系。

  齐国历来重商,早已出现了专业性的商人阶级,被列为四民之一,管夷吾在年轻时就做过商贩。在管仲“海王之国”的经济改革下,专门设立了商人聚集的乡,商人之子恒为商,世代以贩卖运输为职守。

  齐国出产鱼、盐,腌制的海鱼被船只沿着济水、大河运到上游邻国。是不少都邑民众肉食的主要补充手段。盐就更重要了,人一天都离不开,齐国海盐转运到中原各国。曹、卫、宋、郑都要仰仗齐盐鼻息。

  这种经济上的优势投射到了政治上,所以他们很容易被齐国拉拢威胁,纵然不参与齐盟,也只能好言好语交往着。只有自产岩盐或有盐池的晋、鲁能一直与齐国对杠。

  现如今,齐国的商业主要被高唐陈氏控制。陈氏的商贾在国内贱卖货物讨好国人,在国外却囤积贩卖牟取暴利,他们把海盐囤积起来,等到中原市面上的盐少了,价格必然会提高。齐商就靠这法子成了陶邑市肆里的巨无霸。个个财大气粗。

  因为某些缘故,赵无恤现在被陈氏盯上了。齐商传回他在商丘名声大噪。并派人在陶邑开展贸易的消息后,陈氏立刻遣商贾出面贿赂曹国君臣。要求禁锢赵无恤之党在陶邑的活动,子贡之囚,与此也有关系。

  “陈氏?”

  无恤闻言脸色微沉,有证据表明,刺杀乐祁的主谋之一,就是陈氏父子!

  “陈乞父子这是笃定要与我为敌了……那郑商呢,莫不是因为晋郑交恶的缘故?”

  子贡再次将郑商的情况缓缓道来。

  郑国是春秋时期最为重视商业的国家,早在两周之际就由国君郑桓公直接出面,与商人订下“尔有利市宝贿,我毋与知”的盟约。

  历代郑伯和执政保护商业发展,在各国还固守“工商食官”制度时,就开始推行相对宽松的商业政策,其实赵无恤与子贡之间的合作关系,也是效仿他们的。

  所以郑商在保持一定自主性的同时,积极从事转运贸易,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诸侯间的运输贩卖。

  如果说齐商的囤积居奇是利用不同时间物价的差额以牟利,那么郑商的远程贩运主要是利用不同空间物价的差额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