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92章 侯犯_春秋我为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还行。

  但小时候锦衣玉食的他哪里受得了这种落差,等到赵鞅杀来鲁国时,听说赵卿喜欢招揽贤能,他便屁颠屁颠地跑去投靠了。但赵鞅唯才是举,对于没什么过人之处的则待遇平淡,对他提出的请晋国做主恢复郈氏地位的请求更是笑笑就过了,甚至不愿意将他带回晋国。

  最后还是赵无恤将郈平留了下来,只希望作为熟知郈邑内情的参谋来用。他没什么大毛病,只是有事没事就在人前念叨家族昔日的辉煌,跟祥林嫂一样。

  先前定计时他的确是帮了张孟谈不少忙,但赵无恤却恍然觉得,以如今的情形看,己方对郈邑的复杂形势还是了解的太少了!

  于是赵无恤毫不客气地打断了郈平的唠叨,直入主题地说道:“跟我说说侯犯此人!”

  郈平别的能力没有,对郈邑从古至今的各种人情典故,人脉关系倒是熟得很。他想了想说道:”小司寇想必也知道,郈邑没有司马,于是马正侯犯便代为执掌兵权,便是邑中仅次于公若藐的第二人。据说他待公若藐如父。但人人却知道,侯犯其实希望的是公若藐死后,能将邑宰之位传给他。”

  “希望将邑宰之位传给他?”

  赵无恤沉吟了。按理来说,邑宰、邑司马、马正等家臣职位。是由作为领地主君的卿大夫任命的。然而在鲁国这个奇葩国度里,三桓专鲁侯。而陪臣们又专三桓,一个个大邑仿佛后世晚唐的藩镇割据,有的邑宰索性世代相传,有的则传给有能力的亲信,反正一定要维持这种半独立的状态。

  “如此说来,这是个野心之辈?”

  “然,而且听闻他近来与工正驷赤往来密切。”

  赵无恤皱眉,这个名字他似乎听说过:“工正驷赤?”

  “是一个叔孙氏的老臣,也是如今邑内唯一心向叔孙家主的人。”

  “既然忠于叔孙州仇,那老邑宰为何还要留着他?”赵无恤觉得自己脑子有些不够用了,这不科学啊。

  郈平虽然离开了一段时间,但重回郈邑后,却再度对这里了如指掌,毕竟赵无恤允许他动用安插在郈邑的眼线提供的情报。

  郈平谄媚地笑道:“郈邑现在与叔孙氏的关系是藕断而丝连,公若藐年纪大了,难免有些优柔寡断,万一叔孙州仇夺回此邑,他还指望叔孙的亲信能够看在旧日情谊上保他一命。”

  赵无恤想了片刻,才吐出了两个字:“天真。”

  他前世听过一句话:“在权力的游戏中,你不当赢家,就只有死路一条,没有中间地带。”

  正所谓“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郈氏的灭亡,鲁昭公的流亡,阳虎的倒台,多少血淋淋的教训就在眼前,公若藐作为一个过来人,真是越活越糊涂了!

  他对公若藐的生死存亡并不关心,但郈邑关系到自己在鲁国政治博弈的重要布局,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