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32章 深夜访客_春秋我为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弱点了,除了当面接触外,还得多谢后世耳熟能详的勾践灭吴这篇课文

  他算是明白,历史上本来一心要报父仇的夫差怎么就脑门一抽把越王勾践给放了

  司马耕有些奇怪地问道:“我还有一问。诸侯卿大夫聘问时,献礼常凑出整数,子泰为何只提出送去九十九牢,而不是百牢?”

  无恤笑容戏虐:“本来是该给百牢的。只给九十九,是因为我怕夫差他骄傲”

  说起那礼物,司马耕还是有些不忿:“此事虽然有个好结果,但还是做太过了,换了我。就算是微子启重生,不,哪怕是成汤驾到,也不会用百牢的礼节去招待他们。国无礼则上下失序,必生乱,如此一来,恐怕宋国会遭别国嗤笑。人不知礼,无以立也,吾等也会被夫子归入不知礼的鄙人之列。”

  对于司马耕的这种想法,赵无恤有些不以为然。俗言道笑贫不笑娼,这年头大家都在比没节操没下限,礼乐的崩坏一不可收拾,如决堤的滔滔河水,光靠孔子及其弟子的理想主义是堵不上的。

  虽然也受过礼乐教育的熏陶,但赵无恤对礼的态度还是后世观点:虽然名义上是九十九牢,可归根结底,不过是只是送了几百头牲畜而已。比起向巢兄弟扮演皇协军角色,为了自己争权夺利而引狼入室,出卖宋国、宋人利益。不知高明了多少倍。

  和那两位相比,同样出身向氏的司马耕太单纯了,或许是因为他年纪轻轻就跑去鲁国拜入孔门的缘故?

  所以赵无恤叹了口气道:“子牛,朝堂险恶。你日后也要在朝中做卿大夫,有时候还是太过耿直了。”

  司马耕却正色道:“夫子曾言,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何况户口十余万的宋国乎?宋国朝堂不缺乐大心。四公子,乃至于我两位兄长那样的尔虞我诈之辈,反而缺我这种死心眼的耿直之人。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我愿意永远耿直下去,做新国君的友直之臣。”

  赵无恤微微震动,对司马子牛这个眉眼阔直的年轻人不由心生一丝佩服。

  但这并不会影响他在宋国的布置。

  吴人将按照约定,撤往几十里外的鸿口,但赵无恤不会大意,他将派轻骑斥候四处侦查,确保没危险后就将公孙纠接到商丘。结束宋公栾的葬礼,新君继位后大事可定,然后便要联合皇氏与吴国人、向氏对抗了,司马耕既已与他的哥哥们翻脸,引为盟友也并无不可

  现如今他还在犯难的,就是如何安置南子了。

  从宋之乱就能看出来,南子,她就是宋国新政局里最不稳定的一环

  都不用赵无恤去推动,南子已经主动控制了宋国宫廷,考虑到大舅哥能力并不出众,镇住朝堂已经是极限。所以短时间内,赵无恤需要一个在宋国宫廷里操持小国君的人,南子是最合适的人选,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