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61章 栎阳风云_异国猎宝档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局面,因而,战略目标主要定在韩、赵两国身上。

  秦献公东迁栎阳,某种程度上在向韩、赵两国释放信号打老魏,喊上我!

  历史证明,秦献公东迁栎阳的战略目的,完美的得到执行,且圆满成功!

  栎阳古城早已沉湮于历史尘埃中,李承在黄土泥中,绕着古城遗址走了一圈。

  这里已经成为农耕区,古城区主体区域,麦苗青青,长势良好,明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当年的夯土地基,隐于长满衰草和杂木中,依稀能辨。

  古城遗址没什么可看,但是收获还是有的,李承依稀找到秦献公为何选择栎阳建都的答案!

  首先,栎阳位于渭河平原的中心地带,土地肥沃农业发达,这是建都的基础有足够的土地分配给贵族,能养活都城中的国人。

  其次,栎阳是陆通三晋的必经之地,是关中的交通枢纽。

  栎阳东北行,经重泉,至临晋的蒲津渡过黄河,向北可达太原、上党秦对赵作战,走的就是这条路栎阳正东行,过圩南,走华阴,出潼关,过黄河,可直击魏国都城安邑晋省夏县栎阳东南向,可走圩南、商洛线,和楚国通商贸当时秦和楚国属同盟。

  迁都栎阳,秦国上下卧薪尝胆,勤修内政,扩大商业活动、编制户籍和推广县制,让秦国渐渐变得富强。又遇到非常好的时机魏武侯伐楚伐齐立志三晋一统,给了秦国喘息之机。

  一直到魏武侯去世,秦国开始对魏国动刀。

  公元前362年,秦乘魏军在浍水今晋省翼城县南北岸与韩、赵联军大战之机,派庶长国出兵攻魏,发起第三次河西之战,在少梁今关省韩城市南大败魏援军,俘其主将公孙痤,占领少梁今关省韩城市东南,夺回部分河西之地。

  魏国三面树敌,不得已,在黄河边修筑长城,将少梁、少梁两座城市,挡在长城之外,也就是将部分河西之地让给秦国。

  从此,秦魏之间的河西之战,形势逆转,攻守易势,秦国占优。

  同年,秦献公去世,秦孝公继位,开始商鞅变法。

  公元前354年,中原乱战。

  赵国攻打卫国,魏国救卫,在南梁大败赵军,并进围赵都邯郸,赵求救于齐、楚,继而就发生著名的“围魏救赵”故事。

  秦国一见,吆喝,赵国、齐国、楚国联合攻打魏国,自己机会来了。肥猫吧趁着魏国主力与齐国在桂陵之战的时机,由繁庞东渡黄河,包围魏故都安邑,魏守军投降。

  次年商鞅率军包围固阳,魏国固阳的守军,在秦军强大的攻势下再次投降。

  秦国收回大部分的河西之地。

  形式似乎一片大好。

  可这会魏国实力强大,绝对是般的存在。

  他们先与齐国决战桂陵,不幸大败,但是,很快又整兵再战,破赵国都城,迫使赵国签下城下之盟,然后又联合韩国大败齐楚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