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 分离_红楼逸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她的眼泪还没擦干时,她就敢杠起所有的风险帮父亲请西洋医生来重新看诊。她既能狠下心来无视外界的压力坚持自己的选择,但是也不会直戳戳的撞的头破血流,而是聪明的用各种小手段让一切阻力变得最小。她出身书香门第,满腹经纶,可是却不迂腐,不但不会掉书袋的彰显才女之名,眼光更是穿透书本看到比书本更远的地方去。听到他说起海上的种种见闻时,她既不盲目的符合,更不会不加思素的反驳,她温和安静的听他讲述各种奇闻异事,等他讲完后,总能提出一些很有质量的问题。虽然她的年纪要比他小许多,可是每当两个人沟通时却毫无障碍,平等而又惬意。

  这样的女子,在他未见之前,他几乎不能想象可以真的存在。所以,当分别来临之际,他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依依不舍,什么叫牵肠挂肚。长辈们的乐见其成固然重要,可是他也不愿意两个人因为距离和时间的分隔变得生疏,所以想到在林家看到她跟宝玉书信往来的样子,从中受到启发,不由得突兀的问了这么一句。

  “写信?”黛玉略一迟疑,看着他不引人注目的紧张,忽然明白了这问句背后的意思,欣喜的笑着点头答应了一句“当然可以”,但旋即又觉得自己太过不矜持,不由得又赶紧红着脸低下了头。

  这寥寥几个字,便是两人最后的对话了。毕竟未婚男女,码头上又人多眼杂,林如海也不会让他们单独呆太久,很快的就跟着贾琏一起过来了,大家一一道过别之后,黛玉便被簇拥着上了贾家派来接人的船。

  回到贾家,拜过贾母王夫人等长辈,再跟姐妹们说笑玩耍一阵,一切仿佛都没变,却又像物是人非的变了许多。这数月间两府的确发生了不少事情,宁府长孙媳妇秦氏的死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的提起,毕竟那样盛大的葬礼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黛玉虽然之前也从宝玉的书信里略知一二,可这哪里赶得及周围人亲口八卦来的详细。黛玉之前在贾府也曾跟秦可卿打过交道,想起她那不明不白的死因,想起那两个可怜的丫头,唏嘘更胜众人。

  与秦可卿葬礼息息相关的,那当然就是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风光了。琏奶的威风现在府里人提起还心有余悸,而黛玉笑着听闲话的同时,也注意到另外一个小人物,贾瑞的死亡。

  这年的冬天似乎注定是多事之秋,接连有人亡故。秦可卿的风光大葬夺去了所有人的注意,以至于贾家的人往往忽略了刚刚辞馆回老家的老先生贾代儒死了唯一的孙子。黛玉之所以知道这件事,是因为贾代儒的辞馆对宝玉有着直接的影响:没有先生,家学里暂时放假了。

  这一堆接踵而至的事情,看似没有关系,却又相互联系,或为明暗,或为因果,反衬对比,倒让黛玉这个“知”感慨了不少。很多事情是无法说明对错的,例如秦可卿,例如王熙凤。后世很多人拿贾瑞之死来说凤姐毒辣,黛玉虽不喜凤姐的两面三刀,但是在这件事上却不忍苛责她。这只不过是个女人的自我保护罢了,虽然手段过于极端,但的确错不在她。王熙凤所设的一切圈套都是被动诱发的,若是贾瑞没起坏心也根本伤不到他。

  名节二字对于这个时代女人的重要性远超于后人所想,就算是彪悍如凤姐者也不敢轻忽。她若不对贾瑞玩这等手腕,万一日后贾瑞宣扬了出去,她岂不是得学第二个秦可卿那样自尽而亡?这个世界里,女人永远是弱势群体,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不仅仅只有晴雯一个。

  每每呆在这里,从林家的无忧无虑到贾家的暗潮汹涌,黛玉总有一种从童话回到现实的感觉。也难怪原版的黛玉会说一年三百六十天,风刀霜剑严相逼了,这期间的奥妙驽笨些看不懂也就罢了,偏偏她那样一个玲珑心肝的人,处处看在眼里,忧在心里,能不生病才怪。

  。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