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八章 一起去吧_古代农家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是很准的。杜锦宁有这样的经商头脑和长远的眼光,即便不走科举,也能在商界闯出一番天地。

  给这样的人卖点小人情,顺手帮上一把,对齐袁两家都是有好处的。他们的目光可不会那么短浅。

  而杜锦宁除了获得齐袁两家管事的尊敬之外,还获得了对品牌的命名权。

  虽说大部分的名优茶叶都是以地域来命名的,但他们的茶园并不仅仅是在漓水县,因此杜锦宁干脆不要脸地把自己的名字冠予到茶叶品牌上来,直接叫“锦宁绿茶”。

  这绿茶的制法是她从后世带来的,用她的名字来命名,也无可厚非。

  以后培育出了高产量的稻谷,她还要叫“锦宁水稻”呢。

  刷声望值,就得这么不要脸。

  她还背负着一个砍头抄家的罪名,多刷点声望值总不是坏事,没准关键时候还能救她一命。

  鲁小北拿到茶引,又以茶商的身份从三家茶店中购买了茶叶,到杜家来告辞一声,见了杜方苓一面,便匆匆跟着齐袁两府的管事,踏上了京城的开拓之路。

  既然决定去府城,杜锦宁也写了信给姚书棋,让他在府城置办一个二到三进的宅子。

  她现在名下有府城和各县的茶馆、书铺十几间,每天都有一笔不菲的收入;茶园的茶产量虽然不多,但她跟齐袁两家在徽州收购的茶园产量却是颇丰,目前全国的炒青绿茶就“锦宁绿茶”这么独一份,齐袁两家又有十分能干的掌柜,在京城把价钱炒得特别高,每月分红杜锦宁都能拿到千余两银子。她这大半年来除了在府城买了两处小院子,再没别的投入。如此她手头也积攒了一万五千两的银票了。

  短短两年的时间,从一无所有到身藏巨款,名下还有诸多产业,自己也从一介不识字的农家小儿变成童生和准秀才,说出去估计能在县里掀起轩然大波。

  她名下有多少产业,只有鲁小北知道,便是陈氏也不是很清楚。姚书棋也只知茶馆和书铺,不知安徽那边的茶园;齐袁两家只知道她有茶园,并不知府城和其他县的茶馆和书铺。她手头有多少积蓄,那便是鲁小北和陈氏都不知道了。

  杜锦宁没有用账房,凭她的算学水平,这些事情处理起来也不困难。虽说会花些时间和精力,但她现在没有权势,决定财不露白,账目不假于人手,有多少钱也不让人知道。

  等以后她有权势了,家业也越来越丰,再请个账房来专门管账。

  虽说有钱好办事,但杜锦宁的要求挺多,姚书棋足足过了二十来天,才写了信来,汇报他看好的三处宅子。

  看了姚书棋的信,杜锦宁决定去府城一趟。

  陈氏倒也没拦她,只道:“你就跟汪福来两人去,我不放心。唉,要是鲁小北还在家里就好了。”

  杜锦宁摸了摸下巴,就去齐府跟齐慕远借人:“我想借我师父和他师兄用几日,会给他们算辛苦费。”

  齐慕远瞅她一眼:“你去府城做什么?”

  杜锦宁并不隐瞒自己打算,坦白以告:“院试后山长和关嘉泽去京城了,你也去府城了。我在这里呆着没意思,决定也去府城求学。就算进不了府学,也会在府城附近找个书院念书。所以我想去府城买处宅子。姚掌柜捎信来,说有几处宅子还不错,我打算去看一看。”

  “我跟你去吧。”齐慕远道。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