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5章 少数法则_重生之创业巨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寳田猫或许会加大自营和自有比例,坐收渔翁之利。

  弄清楚这些问题,聚美Shopee的经营就不会迷惘:以低价为核心,产品是基础(包括选品和质量等),然后是售后服务。

  曲黎的到来是能够振奋人心的,欧洲公司现在只有英语站,只有伦敦港中心仓,剩下三四个中心仓会根据实际需求建设,比如鹿特丹港因为中欧铁路通车就进入了筹建中。

  虽然只有英语站,却对外整个欧洲大陆提供服务,为此和谷歌提了一个要求,让谷歌Chrome浏览器内置自动翻译功能,如果做不到,曲黎就准备自己做了。

  事实上不管谷歌有没有,曲黎都准备让林兵在古歌开发浏览器,还有翻译插件。别人的终究是别人的,人在江湖飘没有备胎怎么行。

  在伦敦处理完Shopee的公事,又代表荣耀、远景投资和欧洲的资本打交道,然后飞到纽约,化解他们的疑虑,是曲黎重要的任务,他这个没文化的创业者,终究不能躺赢。

  曲黎在伦敦、纽约先后就荣耀的经营状况做了详细的阐述,从市场到企业的组织架构,人员构成,还有竞争优势。特别对荣耀的企业文化,愿景和使命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有许多关键词环保、运动时尚和大健康。

  国内可能很难理解,亚马逊后来有一项调查报告显示:79%的消费者表示更愿意从与自身价值观一致的品牌中购买产品和服务。

  不要小看了这一数据,这可能代表了人类社会的消费方向,在物资极大丰富后,不用为生活发愁的全球消费者,特别是00后那一代崛起,他们的消费理念可能和80.90后完全不一样:比如拒绝购买“血汗工厂”企业的产品,比如08年读奶粉事件发生到现在猛牛可能不会有第二次机会,道德和文化的进步可能倒逼企业进步。

  这样的群体可能不会很多,也许一百个人里面连十个这样的“顽固分子”都不会出现,或许只有五六个,但这个群体的基数一旦放大,或者说他们有更大的消费力,那么就可能触发“少数法则”。

  比如在米国只有不到2%的犹太人口,但是41%的食品有Kosher认证(符合犹太教规的、清洁的、可食的)。为什么呢?也有人可以从商业的角度分析,Kosher认证是高端大气上档次,那有没有可能是只占米国2%的人口的犹太人购买力更高,而这个认证又不是很难做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很容易就将增加的成本覆盖掉。所以企业为了满足这2%的“顽固分子”增加了Kosher认证,逐渐形成了潮流。

  关键少数人的影响,价值观的作用,国内似乎没有企业关注,这是超越了技术,在另一个层次的竞争。不是说做到这一步企业就很高明,讲仁义道德是有条件的,宋襄公是一个鲜活的例子,一个小国的国君,面对大国的压迫在生死存亡间居然不知变通的做“正人君子”

  一家初创企业要在各个方面做到顶级企业的标准,不是脑残是什么?荣耀借助谷歌安卓、苹果iPhone和智能手机的东风,在最短的时间里成为全球知名的品牌,可这些名气是很虚幻的(HTC的例子),要想落实,至少需要经历一代人的时间,“企业价值观”是催化剂,是平庸企业和伟大企业的分界线。

  平衡车、无人机只是小打小闹,曲黎讲“环保”造纯电动汽车,现在又捐款,除了自身的理想和信念,还在为荣耀品牌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说的是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

  “我觉得一个品牌除了技术和市场层面的竞争,还有价值观的选择……”曲黎的话说出来,提升了投资人对荣耀的认知,这个团队不能简单的用踩中了风口的幸运儿形容。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