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85章 入股之后_重生之创业巨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曲黎留在了东瀛三菱汽车总部,深入了解情况,也可以说是在做尽职调查,他认为是在做解决方案。

  曲黎很强硬没错,但他不傻,知道这世上从来没有最好的组织架构,哪怕他是创始人,也不可能打造一个最适合企业的组织架构,说到底,一切都是在合作、斗争、妥协中寻求最大公约数。

  前程几何控制三菱汽车34%的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应该问题不大,这意味着还有66%的股份被东瀛其他企业和个人占有。

  最初一两年曲黎的名气可以为他带来许多便利,但资本市场是最现实的,媒体动不动就会说他遭遇最大滑铁卢。

  再说了一个能年销一百万辆汽车的组织架构,再差能差到哪里,也就缺少强力领导,组织变得臃肿,所以调整肯定会有,但人事方面曲黎会在三菱汽车的管理层展开末位淘汰。

  曲黎现在要做的就是为三菱汽车的团队创造一个能够发挥才能的平台,让他们知道该朝着什么方向前景。

  首先是完成企业信息化改造;其次是成立“技术中台”,主要是为了解他们的技术积累,方便新车开发;然后是整合两家企业的供应链,不用怀疑,就是为了增加中国供应商,降低成本。

  裁员的方案肯定是在“咨询公司”给出“方案”后执行,曲黎始终是“伟光正”的,坏的是下属,还有背黑锅的“咨询公司”。在这个过程中,曲黎可以了解东瀛市场的一些游戏规则和潜规则。

  至于两家企业的合作,明面上曲黎是不急的,但发动机的开发要尽快,这方面哪怕三菱衰弱了,人家的优势还是有的,就算没有,通过合作也能树立前程几何内部团队的信心。一个有信心的人,一个没什么自信的人,哪个更容易成功?还用想吗?

  曲黎强硬表现后面是出人意料的好说话,但对待某些事情又出人意料的坚持,多种手段降低三菱汽车内部的“抵抗势力”。

  主动出击,接受东瀛媒体的采访,进入大学,没有讲座只有交流,和他们聊天,内容包括新能源汽车,可持续能源经济等。

  “我可以理解东瀛不喜欢纯电汽车,你们的微型车能做到百公里3L油,大约500日元;如果换成电动车,百公里大约15度电,成本大约300日元,并没有足够的吸引力让大家去尝试新的东西。”曲黎没说东瀛的充电设施,看起来很完善,但没有和产业配合,使用体验可想而知。

  “几何纯电车最大的优势是智能化,然后才是电动化,几何在东瀛建有自营店,买不买无所谓,希望大家可以多去体验……”

  “我不能理解的是,明明全球各国都在推动新能源汽车,为什么东瀛车企的动作会这么缓慢,我本来还怀疑几何汽车能不能超越丰田,现在我的信心越来越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