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9章 票房大爆,难以兴奋_重生:我的80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肾上腺激素飙升。

  大爆啊!

  当然了,投资也比前世高出不少,这部影片最后的总投资是一百三十万港币,搁这年头算是大制作,前世能有六十五万不?

  剧情没变,换上英叔出马,制作更精良了,细节更丰富了。

  不涨个几百万票房都说不过去。

  “全年票房排第几?”

  “第三。”

  果然。

  之前看过黄茵竹提供的资料,唤起李建昆不少回忆,当然也跟1980年有几部港片太出名有关系。

  成龙的《师弟出马》且不提,当时他和黄茵竹合计时,这部电影已经上映多时,票房炸裂,港片史上第一部票房过千万的影片。

  妥妥的年度第一。

  年度第二是同期的《惨痛的战争》,一部纪录片能爆火,票房近千万,想不让人记忆犹新都难。

  原本的第三,应该是罗伯特·克洛斯执导的,成龙主演的《杀手壕》。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歪果仁,以前是李小龙的搭档。

  如今看来是被《鬼打鬼》给撸掉了。

  李建昆掰起指头,那他得算笔账。

  总投资一百三十万,洪进宝的宝禾影业公司投资三十万,他和黄姑娘拢共投资一百万,他占八成……

  “算啥呀,你不会问我吗,钱都打我户头上了。”

  黄茵竹回敬他一个大白眼。

  李建昆显然姗姗来迟,现在都是1981年,距离影片上映已经过去一个季度,各方利益早就分配完成。

  “那…请问黄小姐,我赚了多少?”

  黄茵竹满意一笑,谈起正事也不含糊,娓娓道来。

  港城的票房分账方式,极其复杂,像李建昆这样拿手指头算,根本不可能算清。

  首先是两税,娱乐税和发行费,前者17.5%,后者15%。

  交完税后,才是影院和片方的利益分配。

  大公司和小公司的影片,又不同,前者待遇肯定更好。

  所幸洪进宝在圈子里有些排面,洪家班名声在外,背后还有个老东家嘉禾撑腰,拿的是大公司待遇:

  即票房收入的第一周,60%分给片方,40%分给影院。每天5场,拷贝及宣传费由片方负担。下午4:00场和午夜场,五五分帐。

  上映第二周,全时段五五分账。

  上映第三周,片方拿四成,影院拿六成。

  如果势头很猛,会继续排片,分成维持不变,但通常最火爆的电影,排片周期也很难超过一个月。

  最后影院和院线分钱,片方和投资人分账。

  听黄茵竹详细说明情况后,李建昆表情呆滞,他知道要交税,知道影院和院线要拿钱,却也没想到拿这么狠啊!

  这还搞啥搞?

  没剩几个子了。

  黄茵竹瞅瞅他问:“你不会怀疑我私吞你钱吧?交的税有税单,分成有据可查。”

  “想啥呢,我只是没想到税这么狠。”

  两项税目加起来,32.5%啊!

  小三百万木有了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