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23章 山河古玩城_重生:我的80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缺钱用,能收来几件总比没有好。“现在老百姓对古玩的认知上来了,好物件没那么好收到了吧?”

  熟悉的人对小王爷有三“有”的评价:有人,有钱,有眼。

  下联:收藏研究,四时无俗,能教岁月散馨香。

  然而“小王爷”就料到了。

  这是王山河在业界和道上博得的一个名头,“王”字来源于他的姓氏,“爷”是首都地界上民间流传下来的一种敬称,“小”是指他的年纪小。

  入目所及的古玩很规整的摆放在不同区域,譬如:家具、瓷器、字画、钱币,杂件等等,何止千件?

  “你瞅见哪样好东西了?我可以跟你换。”小王笑嘿嘿道,今天心情自然很不错。

  店里有六名店员,加王山河这个东家七人。这会儿随着宾客盈门,店员们各守一区域,忙碌招呼,王山河搞定登门道喜的熟人后,回到李建昆和马卫都身边。

  “山河古玩城”的檀木牌匾下方,左右同材质的门楹上,镌刻有一副对联。

  沙板庄这块地界上的“爷”不少,爱好饬古玩的人更热衷于这类老称呼,但小王爷绝对是最大的一位爷,如同他的这座沙板庄第一“城”。

  真正的好玩意儿,他能摆出来卖吗?

  当然,人的眼界也有区别,阅尽古玩无数的他瞧不上的物件,搁别人眼里兴许已经足够珍贵。比如马卫都就真能点出几样想要的。

  当初山河提议搞古玩店,主要就是出于这个目的考虑,现在店内人头躜动,还没看见有人拿物件过来兜售,情况比想象中还差些。

  “肯定的,”马卫都感慨说,“我跟小王的收货路数是一样的,过去是三条门路:文物商店、古玩集市和乡下,现在前两条没太大搞头了,好东西被人淘过无数遍,真要是个‘大开门’,商贩坐地起价,全都抱着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心思。”

  言下之意,现在淘宝的最好门路只有一个,下乡。

  行话叫“铲地皮”。

  耳畔嘈杂一片,王山河瞥一眼某个方位后,有意考考李建昆,问:“你猜咱们店里什么物件儿会最好卖?”

  李建昆正欲扭头去看看,被小王制止,他想想后说:“老家具?”

  “不,是钱。”

  “老钱币?”

  “嗯。”

  李建昆向摆放老钱币的柜台望去,果不其然,前面围满人,柜台里面的店员忙碌异常,看模样已经有不少成交。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