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0章 高詹:老臣乞归骸骨!_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急流勇退,身为文官之首的司徒张康年心中也泛起了嘀咕。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

  陛下如今重掌大权,必定对朝堂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而表面上是为那王朴专设的枢密院便是一个开端。

  既如此,自己这个三朝老臣又何必在朝堂之上碍陛下的眼呢?

  更何况,这些年,随着年岁渐高,自己也确实在处理朝政上有些力不从心了。

  不如学那高老儿,急流勇退,把位置让给年轻人的同时,也为自己家族博得些许陛下的好感。

  想到这里,司徒张康年也出列道:“陛下,老臣年老力衰,精力大不如从前,恐不堪驱驰。如有万一,折了老臣脸面是小,误了陛下之事是大。还请陛下高抬贵手,让老臣回返故里,安享晚年?”

  听到司徒张康年也准备撒手不干,赵钰顿时有些急了。

  “司徒公也欲弃朕而去乎?”

  要是让这一位也离开了朝堂,不定这朝野上下会怎么说自己呢?

  心胸狭窄,无容旧臣之量?

  张康年垂泪而拜:

  “陛下,非老臣愿弃陛下而去,实乃老臣年老力衰,不堪驱驰,若仍居朝堂高位,恐误了陛下大事。老臣去意已决,还请陛下如对高侍郎那般,准老臣骸骨归乡。”

  都是你这高詹开的好头!

  赵钰瞪了队列中的高詹一眼,沉吟片刻,最终只得无奈答应。

  “老司徒执意荣归,朕也只能准奏,以免寒了老司徒之心。也罢,如高侍郎那般,老司徒也向朕举荐一二英才。否则,朕可不放老司徒离朝。”

  赵钰这句略带些许玩笑的话语一出,朝堂上的气氛顿时松弛了下来。

  “老臣厚颜,举荐犬子张静。”

  张康年此话一出,朝堂上陡然一静,随即响起一片窃窃私语声。

  人家高詹还知道要些脸面,只是举荐了族中族人,到了司徒公你这儿,就不演了是吧,直接就把儿子举荐给陛下!

  这……还真是举贤不避亲啊!

  “陛下,老臣以身家性命担保,犬子之才,远胜老臣!”

  张康年斩钉截铁的话语,在有些嘈杂的朝堂上响起。

  侍立在赵钰身后的高力士想了想,走到赵钰身旁,低声道:

  “陛下,奴婢与司徒公两位公子一道去五城兵马司接管兵权。依微臣所见,两位公子身上,老司徒之风不减。”

  见高力士出言,张康年感激的朝他看了一眼。

  作为陛下的腹心,这位高貂珰的话,可比自己这个老臣有分量的多了。

  听到高力士这番话,赵钰心中有了几分把握。

  这一位的眼力,可是没得说的。

  他能替张家两位公子说好话,就足以证明这两人可堪一用。

  【司徒张康年欲举荐长子张静入朝为官,是否接受?】

  【张静,司徒张康年之子。武力74,统御70,政治66,智慧71,文学65,魅力69,道德86,野心11,忠诚度85,亲密度10,影响力100,年龄22,出身:勋贵,性格:冷静。】

  平均70+的六维,够用了!

  只是,单单提举老司徒一个儿子,似乎还不能彰显自己这个皇帝关爱老臣之心。

  “就依老司徒所奏。不过,朕听高力士说,卿家这两个儿子皆有卿家之风,既如此,就让他们都入朝为官吧!高力士,替朕拟招,封司徒张康年长子张静暂领五城兵马司都指挥使一职,受范指挥使管辖;封次子张彻为翰林院编修;司徒张康年、兵部右侍郎高詹各赐食邑三百户,准致仕归乡。”

  “老臣,谢过陛下!”

  张康年深深一礼。

  “老太尉起身吧。”

  赵钰抬手虚扶,继续道:

  “有功必有赏,有过必有罚,军中如此,朝中更应如此。还有,各部主官暂缺的,由各部左侍郎临时补上,万不能耽误朝堂运转。”

  百官闻言,眼中一亮,齐声道:

  “陛下真乃圣主也!”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