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章 湟中义从_人在东汉,胡汉共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适应新的身份。

  以免露出什么破绽,被当成妖邪入体,给直接人道毁灭。

  直到现在,已经从内到外融入这个时代,终于开始展露锋芒培养心腹。

  这些孩子里面,阿炎以及阿林是他的亲兄弟,同父异母的那种,其他孩子的父辈基本都是族里的私人部曲,按照这个时代的人身依附关系,这些孩子将来都是他的忠诚手下。

  因此怎么培养就是重中之重!

  现在是光和二年,也就是公元179年,大汉王朝即将要走到终点,知道历史发展的李耀,必须抓紧一切时间为将来做准备,好在他的出身其实还算不错。

  李耀的阿父,名叫李文侯,原本的历史中非常的不起眼,不过是掀起了一场叛乱,对汉朝造成了致命打击,但他本人就在几年后死于内乱之中。

  现在一切都还没有发生,正好李耀可以大展拳脚。

  护羌校尉麾下有着一支劲旅,而他阿父以及那位北宫仲父,就是这支劲旅的实际掌控者。

  这支部队只有千人,正是赫赫有名的湟中义从,同样也是大汉王朝震慑羌人的官军主力。

  别看湟中义从只有一千多人,但是到了战争时期,直接以他们为军官,同时招募羌人勇士就能扩充成为数万人的军队。

  招募外族进行征战,这在汉末成了常态,凉州的羌胡兵,并州的匈奴兵,幽州的乌桓兵……类似情况一直持续到了晋朝,这个时候九品中正制已经彻底成型,底层汉人再也没有靠军功翻身的机会,从此汉人军队快速丧失战力,反而外族军队依旧保持战力,最终导致华夏大地沉沦了数百年。

  未来之事暂且不提,虽然湟中义从也是外族军队,不过将校以及吏员基本都是汉人担任。

  比如李文侯以及北宫伯玉都是出身凉州汉人,不会真的有人认为一支震慑羌人的官军主力从上到下都是羌人,什么等级的蠢货才会做出这种蠢事。

  毕竟李耀可是知道,当年段颎讨伐西羌,麾下就有一万两千湟中义从,历经一百八十余战最终斩杀四万余人,如果这支部队全部都是羌人,那么他们还会将屠刀伸向自己人。

  现在整个河湟地区,近乎所有羌人部落都是段颎的追随者,因此他们才能以胜利者的姿态在这里进行生活,同时他们也是湟中义从的预备兵源。

  至于湟中义从全部都是羌人,这种偏见形成的原因,大概是因为汉末诸侯连年征战,只要从河湟地区招的兵都被称作湟中义从,同时李文侯以及北宫伯玉相继死于内乱之中,真正的湟中义从就已经消失了,以至于后人认为湟中义从都是羌人。

  古代想要起义成功,至少要有一群乡党支持以及一支子弟兵的追随,而在历史上最出名的莫过于刘邦的丰沛乡党以及朱元璋的淮西乡党,他们两人能从平民逆袭成为皇帝,自身能力不用多说,但是乡党支持同样至关重要。

  因此对于李耀而言,过于追求收服名将,本来就是舍本逐末。

  培养心腹,掌握湟中义从,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等到将来天下大乱,直接拉起一支数万人的军队,那个时候才能从容应对而非随波逐流。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