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六三章忙碌与庆典_汉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大河,木头进了大河,就会被工匠们用铁钩子抓住,排成一排,然后就会用铁卡子把木头两两钉在一起,最终形成一个由八根巨木组成的木筏。

  巨木到了水里并不能完全浮在水面上,云琅跳上木筏,他的鞋子立刻就被水给打湿了。

  工匠们继续在木筏上订横木,上下都要订,然后再用产自受降城的羊毛绳子一道道的将横木与巨木绑缚在一起,最后在木筏上搭建一道高处水面两尺的高台,作为运载货物的平台。

  这些事情都需要检验,还要往平台上装载货物看木筏的吃水深度。

  在云琅的记忆中,这条大河从来就不适合大规模的航运,云琅之所以敢这样做,完全是因为现在的这条大河比他记忆中的那条大河水量充沛的太多了。

  一块块被标重之后的石头被工匠们用溜索送上了刚刚搭建好的高台。

  石头铺满高台之后,高台距离水面不足一尺。

  木筏的载重量并不高……这让云琅有些失望。

  想要把所有陆路运载不便的货物装上木筏,就需要非常多的木筏才成。

  事实上,这个实验性质的漂流,云琅也不敢在木筏上装载更多的东西。

  一切都是未知的。

  船的装载量自然要比木筏高得多,然而,木筏能够经得起无数次碰撞,而船只呢?一次碰撞就会粉身碎骨。

  此次漂流,木排要穿过高山峡谷,云琅哪里敢用船?

  想要木排有更多的装载量,就要想办法提高木筏的浮力,云琅以为给木排配置吹涨的羊皮囊,或者牛皮囊是一个很好地主意。

  何愁有要的中空巨木就更加需要羊皮囊或者牛皮囊来帮助漂浮了,因为一根装满铜锭的木头才被丢进水里,它连漂浮一下的意思都没有直接沉进了水底。

  通过实验之后,云琅悲伤地发现,一根巨木最多能装两百斤重的铜锭,不能再多了。

  他用力的捶打脑袋,这件事是历史记载欺骗了他,历史上有无数巨木运金的故事,看来,这又是用该死的春秋笔法记录的。

  三天后,河湾里已经集结了上百个木筏,看起来如同一座巨型舰队,蔚为壮观。

  河道里的风在冬天没有到来之前,一直都是南风,或者东风,云琅准备在木筏上装载风帆,不是为了加快航行速度,而是为了一旦前方出现问题,木筏能迅速的降低航行速度,或者干脆逆流而上。

  这又需要大量的计算,以及实验,在大汉,计算当然是不存在的,于是,工匠们又开始了繁琐的实验。

  夏秋日的大河水流汹涌澎湃,不是一个好的漂流季节,只有等到进入了冬季,趁着大河没有上冻的这段时间,大河水量减少,河面相对平稳,这才是云琅需要的时机。

  受降城里尘土飞扬,无数的牲畜拖着碌碡在临时的麦场上转着圈子碾着麦子。

  只要有风,妇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