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章 夺门之惊变_大明风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景泰三年五月初二,朱祁钰以迅雷之势连下数道圣旨:

  废皇太子朱见濬为沂王,立皇子朱见济为皇太子。

  废反对自己改立太子的皇后汪氏,立新太子的生母杭氏为皇后。

  不过,似乎是为了在世人面前表示他对上圣皇太后孙氏依旧尊重如初,他还特意颁旨大封孙氏族人,同时追封以八十五岁高龄寿终的孙太后之父孙忠为会昌侯,并由孙继宗继承其爵位。

  又封太上皇另两位皇子朱见清为荣王,朱见淳为许王,并下诏大赦天下。

  由此,朱祁钰多少给自己加了些“仁义”的光环。

  可尽管如此,就在他册立亲生独子为太子后,预示不祥的天灾与祸事就纷至沓来了。

  进入六月以来,刚刚竣工的黄河沙湾大堤就被冲决了七十余丈,两岸水灾泛滥,殃及者无数。

  紧接着,宫廷中门又遭受雷击,连伤数人。

  在整个景泰三年间,淮徐等地洪灾、济南蝗灾、江南水旱相继,民饥忧困,哀鸿遍野。

  从景泰四年冬至景泰五年正月,山东、河南、浙江、直隶、淮、徐等地大雪数尺,淮东之海冰四十余里,人畜冻死万计。

  这一切似乎都在向世人预示着,新太子的册立于国是不吉之兆。

  景泰四年十一月,被景泰帝寄于无限厚望的小太子朱见济夭折,葬于西山,谥曰“怀献”。

  痛失爱子的景泰帝大受打击,朝臣们开始联名上奏,请求复立太上皇朱祁镇长子,前太子朱见濬为皇太子。这对于景泰帝来说,无疑更是雪上加霜。

  他除了断然否决以外,就是加紧在后宫频繁召幸妃嫔,以求早得子嗣。但天意弄人,后宫被幸妃嫔众多,却无一人再次妊娠。

  景泰五年五月,礼部郎中章纶、御史钟同奏请复立沂王朱见濬为皇太子。景泰帝大怒,他不信自己年纪轻轻就没了子息,立即下旨将两人关进了锦衣卫大狱。

  景泰六年八月,南京大理寺少卿廖庄,再次上奏请复立沂王朱见濬为皇太子。景泰帝闻听,怒无可遏,当即令人将其拖到殿门外施以杖刑,同时将关押在狱中一年多的钟同、章纶乱棍打死。

  景泰七年二月二十一日,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杭皇后病逝,景泰帝大受打击,颓然之际开始提前为自己营造陵墓,并为之取名为“寿陵”。

  这一年,明朝的南北两畿(今江苏、河北以及京津一带)、江西、河南、浙江、山东、山西、湖广共三十个府,因大雨不断以致农田受淹。而湖广、浙江及南畿(今江苏一带)、江西、山西又有十七个府遭受大旱。北畿(今河北以及京津一带)、山东、江西、云南、河南连遭饥荒。

  朝内朝外一系列不祥之事,昭示着景泰帝已日薄西山。

  景泰七年腊月二十八日,新正佳节将临,朱祁钰却突然染病,半个多月不能上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