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6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_朕的大明朕做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帮着商贾运货了!

  “陛下,赵于逵的奏本是否危言耸听了?”

  第一个表示怀疑的人就是毕自严。

  他虽然在南方做过官,但却没有参与过漕运,对此了解真的不多。

  “事情是真的。”

  还不待皇帝说话,最早看完奏章的袁世振就对皇帝躬了躬身,请罪到。

  “臣知情不报,请陛下责罚。”

  “你为什么不报告,朕知道,不治你的罪,且平身吧。”

  看着请罪的袁世振,朱由校挥了挥手。

  “那三人总理漕运近二十年,你若是敢报,早就背中五刀,畏罪自戕了。”

  “臣谢陛下恩恤。”

  闻言,袁世振松了口气,这一关他算是过去了。

  “看了赵于逵的奏章后,朕就琢磨着如何整顿漕运。”

  “以前,朝廷设河道总督,修葺河道。”

  “设漕运总督,总览漕粮北运。”

  “然李三才、王纪、王佐三人,前后任河道、漕运总督,却弄的河道不整,漕运不济。”

  “在治他们的罪之前,朕要考虑的是,如何保证京城粮草不缺,保证漕军不会造反。”

  “陛下思虑周全,臣佩服。”

  见到皇帝如此说话,在场三人当即松了口气。

  皇帝没打算硬来。

  “朕今天叫你们来,是因为朕有个想法,想与你们说一说。”

  “朕打算效仿西山、石景山诸商号,将漕军撤出卫所编制,改为商行,专门负责河道运输之事,无论朝廷还是民间商户,所有运货,按所运距离收取费用。”

  “回陛下,臣以为可。”

  皇帝的打算说完后,在场三人思索了一会儿后,还是毕自严先开口道。

  “大明漕运弊政久矣,若以此法改之,或可理清漕运。”

  “然臣担心贸然公布天下,恐会引起漕军恐慌。”

  通俗的说就是,将人家的世袭编制突然给改成了雇佣编制,恐怕会闹出乱子来。

  就如同历史上崇祯裁撤驿站一般。

  “漕运不济,无非是运量不足。”

  看着毕自严,朱由校思索了一会儿后道。

  “朕让人组织个商行,先参与其中,调查一番吧。”

  “陛下圣明。”

  听到皇帝的打算,三人对视了一眼,纷纷表示赞同。

  然后,就听袁世振拱手道。

  “陛下,臣请令虎骧卫中郎将祖大寿到凤阳募兵。”

  “却是为何?”

  调他手里直辖的兵马去中都,这袁世振想做什么。

  “陛下,赵于逵弹劾李三才、王纪、王佐三人的奏本已过通政司、内阁,进了司礼监,有太多的人看过。”

  “不管陛下是将其留中不发,还是令其自辩,都会在朝堂上引起动荡。”

  “臣担心还在凤阳的王纪,在听到朝中有人弹劾于他后,会令人暗中阻断漕运,借此威胁朝廷。”

  “有道理。”

  听到袁世振的话,朱由校点了点头。

  东林党的节操有多低,有多大?

  低到令人感叹,大到让人吃惊。

  这种事情他们不是做不出来。

  “稍后,朕就让祖大寿率军南下,到凤阳募兵。”

  “陛下圣明。”

  听到皇帝的话,在场三人有赞了一句。

  有这么一个听人劝的皇帝,做起事情来,太方便了。

  “朕打算让民间的商户可以参与到漕运之中,你们三人回去之后给朕上个秘奏,朕看看。”

  “臣等遵旨。”

  闻言,三人连忙拱手应道。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