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八章,和平解决_远去的风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7月14日,余汉谋向陈济棠发出通牒,要求陈济棠24时内离开粤省,同时出兵向羊城进攻,陈济棠所部第二军不战而退,准备迎余汉谋以代替陈济棠,陈济棠所部军心大乱。白崇禧立即电告陈济棠,形势危急,劝陈济棠不惜血本,以金钱,官职为诱饵迅速稳定军心。但仅过了一日,陈济棠之粤省空军便在司令黄光锐的率领下全数北上投蒋,陈济棠已经心灰意冷,决心下野,遂不再理会白崇禧的提议。18日,陈济棠在将过渡政务军务安排妥当后,前往香港,淡出政坛。陈济棠最亲信的陈汉光师,被陈济棠命令入桂,并且附送军费数十万元。但陈汉光师不愿入桂,被余汉谋部收编,至此,陈济棠在粤省之势力被连根拔起,除了数十万军费归新桂系所有外,全部被余汉谋接收。

  陈济棠倒台,委员长立即威逼新桂系,顾祝同率薛岳等部自贵州进逼,余汉谋所部自雷州半岛进逼,陈诚部自西江沿江而上,何键湘军则自湘桂边境窥探桂林,新桂系形势危急。新桂系立即以民团制度动员全省后备兵源准备迎战,建制军队扩充兵力至44个团,另外尚有近10万地方民团。共约兵力20万,据险固守。同时为了争取舆论支持,驱逐桂军内部所有的日籍教官,顾问。由于新桂系不同于粤系,其形成过程中形成了以李白二人为核心的团体组织,向心力十分稳固,委员长对新桂系的收买分化未能成功,新桂系内部居然没有军政人物投委员长。

  7月15日,国民政府通电全国,宣布将李宗仁、白崇禧外调,明升暗降,但同时又委任原属新桂系,但早在中原大战便已经投委员长的黄绍竑主政广西,企图分化新桂系。李白二人拒不到职,而黄绍竑暗通桂系,居然公开表示不愿就职。两广事变陷入僵局。

  7月底,出于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强烈愤慨和对新桂系的同情,全国各界和各地方实力派开始倾向于新桂系。冯玉祥亲自上庐山劝告委员长和平解决两广事变,就连蒋委员长内部的程潜、刘斐等人,都公开声称抗日第一。加上当时东北军张学良,西北军杨虎城已经同陕北秘密达成了停战协议,委员长急于调兵北上剿红,也逐渐倾向于和平解决两广事变。

  8月初,委员长桂双方不断派人互相试探,刘斐,朱培德,程潜,居正等人不停来回南宁和羊城,劝双方各退一步。最后新桂系提出,中央停止进逼地方,维持广西现状不变,日人如更进一步,立即全面抗战,战端一起,广西立即出兵。在此基础上,新桂系宣布服从委员长之领导,不再争夺中央政权。双方台前幕后的争斗持续到9月初,终于达成了协议。

  9月4日,国民政府和军委会发布命令,李白二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