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2章 炼银、收入与支出_明末边军一小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部分军士。便是住于离矿工营房不远的地方。

  钟调阳踏过浅浅的河水,到了河流的西边,这边有大片的银炉矿井,人声嘈杂。炉火熊熊,离银炉不远处,还有一个个黑色的小山包,那就是炼银所留下的银渣。

  只是几个月的开采,在河流西岸的山上,己经布满大大小小的洞井。各个深浅不一。银矿的矿脉歪歪斜斜,所以矿洞内中的坑道也是忽高忽低,长年挖下去,极有可能将这些地方挖成一个很大的空洞。

  炼银分工繁多,精壮的矿工们将矿石开采出来后,先要用碓坊舂得极细,然后放入大桶中用水搅伴数百次,选取精华矿肉。这个过程,由于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一般都是使用矿工的男女家属们。然后投入银炉烧炼,使用灰吹法提到净银,这个过程就需要那些矿业的老手技师了。

  上井沟这边的银矿,约八石矿石可得银七两,一年想有个一、二万两白银,也不是那么容易办到的。

  看到钟调阳过来,一些在忙活的矿工矿师都是恭敬地向他行礼问好,这钟把总听闻是操守大人的表哥,然后他却没什么架子,为人和气,从不打骂,镇守银矿还经常让手下军士参于干活,真是难得。

  众人来到这里,每天可以吃饱,只要在这里待个五年,到时愿意走的,会发给一笔可观的工钱,卖这个力气活,值了。

  钟调阳看到老匠吴世宦在旁指挥不停,几个月的操劳,他的头发更花白了,不过仍是精神抖擞,中气十足,看到钟调阳,他匆匆过来,两人聊了几句,谈起这几个月的成果,吴世宦还是满意的,他道:“钟大人,上井沟银矿开设三个月,己得净银三千六百五十五两,假以时日,每月得银还可更多,估计可达一千五百两……”

  钟调阳点了点头,心想:“三月得银三千六百五十五两,也不知道表弟他满不满意。”

  ……

  崇祯十年三月底,在保安州城操守府邸内,王斗正在细细盘算自己的库存。

  他看了看文册,盘算了一下自己的家底消耗,他的眉头皱了起来,情况不容乐观啊。

  在去年七月时,经过王斗缴获清兵所得,他在舜乡堡库存一共有粮米三千八百余石,还有银七千七百余两,此外还有金三百五十余两,大明金价较贵,折银可达三千五百余两,这样王斗手上的银子约有一万多两。

  此外在舜乡堡,王斗有耕牛五百三十七头。州城原有耕牛三百八十六头,在王斗从卫城,路城要来耕牛三百一十头后,州城己经有耕牛六百九十六头。此外王斗在舜乡堡还有猪羊一千多头,骡马五百多匹。

  王斗的原则是库房内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