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9章 断了财路_明末边军一小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各个屯堡。

  对东路原来的将官士绅们来说,王斗此为釜底抽薪之计也。

  明末上到文武百官,藩王太监,下到举人秀才,没有不占有大量土地矿山,没有不开店设铺的。对他们来说,偷逃国家赋税是时尚,南北皆然。天下乌鸦一般黑。

  可说这些人占有了国家九成的财富,为了保住他们的财富,他们发明了种种理论。极致便是明末顾炎武等人的“虚君”、“君害”诸论。虽说王斗对他们的抗清义举表示敬佩,但对他们的理论思想却不敢赞同。

  不要说这是中国古代民主思想的萌芽。他们的潜台词便是皇帝靠边站,天下由士子当家,士人阶层发展到顶端的必然。

  不错,依大明的制度,可以发展到“虚君”的地步,皇帝只作为精神上的领袖。从大明中叶起。皇权极度削弱,大明制度己经与“虚君”区别不大。

  只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军队与政府总要开支,然占有国家九成财富的文武官僚,士人、武人、商人阶层不愿交税,怎么办?当然只能压在普通的自耕农身上。

  以他们只占国家一成的财富来应对整个国家的庞大支出,在王斗看来,这样的国家只会灭亡更快。

  特别是明末的情况下,富者免税,贫者交税,可谓恶性循环。原来各地人口众多,虽说流民满地,但不论是宣府镇,还是别的军镇州县,为各军官,各士绅们耕种的佃户军户总是不少的,他们可以安稳坐着钓鱼台。

  然王斗新屯堡一出,各军官役占的士卒,各乡绅名下的佃户们,他们有自己的眼睛,有自己的心思,知道哪一处对自己更为有利。相比累死累活只能勉强,甚至不能温饱的租种生活,新屯堡的三年免税,日后还分田分地对他们诱惑力大太了。

  王斗在保安卫城,怀来,延庆诸地一个个设立屯堡时,断断续续便有各处军官及士绅佃农军户逃到内中去。开始他们还不以为意,接近七月时,这种大规模的逃亡发展到高峰。各军官与士绅们才慌乱起来。

  就算占有大量的土地,如果没有人耕种,又与荒地有什么区别?

  王斗此举……

  ……

  靖胡堡便是后世永宁的白河堡,位于永宁城西北二十里,北面阴山,东西南三面临河,分边二十里,有边墩三十一座,火路墩八座。

  堡外不远就是塞外蒙古各部,塞外之敌若进东路,由此有二路可行,颇为冲要。所以嘉靖二十九年筑土堡守之,隆重庆元年包砖,周二里五十三步,高三丈二尺,初设操守,寻改守备。

  此时的靖胡堡守备便是宋佳选,在他堡内的府邸中,今日悄悄聚集了一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