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7章 桃源、出发(下)_明末边军一小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斗看到周象辂的眼镜,总有一种怪怪的感觉,只有一个镜片,两边用精致的铜料装饰,并用细绳绑在耳朵上,与后世的眼镜造型很有区别。曾听周象辂言过,他与毕懋康相识,这副眼镜,就是他赠送的。

  其实眼镜在大明不是什么稀罕物,不过明人不称眼镜,称其为叆叇。很多人配副眼镜,多为表示吉祥或者身份高贵,并不是为了改善视力之用。不过周象辂确实是近视眼,现在更是老花眼,有了这副眼镜,看东西就方便了。

  周象辂聚精会神,王斗等人进来都没有发现,李茂森提醒他后,他忙将眼镜扶到一边,急步过来迎接。

  看他恭敬地叩头,王斗扶起他:“周师傅,在火炮厂还顺心吧?”

  周象辂连声道:“顺心,顺心,这永宁城之地,是小人梦寐以求的。”

  待遇佳,地位高,还可随心所欲花费大量原料研究,王斗又经常召见赐宴,对周象辂来说,东路是他理想的桃源之地。其实周象辂在原来的作坊也算是个管事头目,不过那边死气沉沉,哪有东路这样的朝气蓬勃,可以尽展胸中所学?

  “使用泥模之法,己铸红夷大铳五门,装填三斤重炮子。数月前小人依将军之言,研习铁模法铸炮,己有所心得,近日完成红夷大铳十门,正要检验……”

  周象辂带王斗等人在厂内来回巡视,一边沉稳向王斗介绍。

  可以看到,厂内工匠,现在都使用铁模法铸炮,近百工匠忙忙碌碌,分工几道,有调制浆液的,有浇铸金属熔液的,还有负责庞大的起吊装置,各有工序。

  这铁模铸炮法工序约有六道,铸炮时先将铁模的每瓣内侧刷上两层浆液,第一层浆液使用细稻壳灰和细沙泥制成的,第二层浆液使用上等极细窑煤调水制成的。

  然后两瓣相合,铁箍箍紧、烘热,节节相续,最后浇铸金属熔液。待浇足熔液,冷却成型后,按模瓣次序剥去铁模,如剥掉笋壳一样,逐渐露出炮身,再剔除炮心内的泥胚胎,铁炮便成,比泥范法与失蜡法快了很多。

  其实王斗只在后世看过铁模铸炮法相关史料,有着若干记忆,真正要实现,要靠周象辂等人摸索完善。对周象辂诸人而言,技术上他们其实没有问题,所欠缺的,只是捅破那层窗户纸。

  经过几个月的摸索,这铁模铸炮法,便在大明成功实现。

  提起这铁模法,周象辂赞不绝口:“其法至简,一工收数百工之利,一炮省数十倍之资。大铳旋铸旋出,不延时日,且铳口自然光滑,无瑕无疵,真乃利法也。”

  周象辂似乎读过书,满口的之乎者也,不要说,他戴上眼镜后,配上他那修长干瘦的身子骨,真有点象老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