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4章 初战流寇(上)_明末边军一小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以紧急解渴之用。

  放眼大明北地,基本上军粮都是如此。这几类军粮携带方便,不过味道当然不怎么样。而且此时军队经常缺粮断饷,连上面几种伙食都难吃到,军士要求更不会那么高。

  对舜乡军餐餐能吃饱,天天有肉汤。连陈永福前锋营的军官都表示羡慕,更不用说他们的普通士兵了。随同舜乡军出征的这些天,很多人都觉得,冲着这天天能吃饱的日子,这趟出征,就值了。

  对陈永福来说。舜乡军内的一切都透着新奇,拿这炊事车来说,行动便捷,提供的伙食能力又快又好,依他的估算。一辆炊事车,一个时辰之内,至少可提供二百余人份的饭食,满足一总军士的需求,对他传统的“埋锅做饭”认知是个强劲的冲击。

  对吃饭时王斗自己排队领取饭食,陈永福更表示惊讶,他唯一的解释,便是王斗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宵衣旰食,怪不得其部所战无有不胜。

  当然,对王斗军不将粮草分开让他们领取,而让军将们排队饭食的做法,陈永福营中一些军官不是没有看法。认为这样有让自己军队成为舜乡军附庸的危险。各人私下的心语,则是舜乡军不将粮草给他们,他们如何克扣粮草,中饱私囊?

  不过陈永福沉默,王斗也说得好,军士集中吃饭,行军、作战就可以尽量节省时间,抓住战机,减少不应有的损失。陈永福都没说什么,他们更不好说什么。

  而且舜乡军的炊事车确实便利,大大节省了他们“埋锅做饭”的时间,使行军速度比往日快了不少,将士们还吃得更好,尽量保持了行军作战的能力。

  这几天吃饭陈永福都与王斗在一起,吃的便是军中上等军士的饭食,只有他的儿子陈德,领着家丁押运后军民夫,落在了大军的几日行程之外。

  没办法,那些业余的后军民夫,他们的行军速度,可不能与专业的舜乡军辎重队相比。

  舜乡军人多,此时的安营扎寨,便是占据郏县城内西、北、南三面,陈永福的的前锋营占据了郏县城东。吃过晚饭后,王斗与陈永福聚在郏县的县衙内议事。

  往日威严的衙门己经被烧毁一半,还好这个大堂仍算完整,作为舜乡军与陈永福前锋营的联合指挥部。

  ……

  几根粗若儿臂的蜡烛下,王斗与陈永福并排坐在主座上,余者的舜乡军将领,温方亮,高史银,李光衡,温达兴,赵瑄,孙三杰,吴争春、沈士奇、高寻等人,坐于堂内的右下首。陈永福营内几个千总,把总的,则坐于堂内的左下首。

  明时以左为贵,王斗此举,也是尊重陈永福的意思,不过看王斗麾下将星云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