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6章 魔盒打开(中)_明末边军一小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光瞄向了塞外,一些捕奴队,披着各种温情的面纱,一队又一队成立。

  塞外部落处于苦寒之地,相对来说,便是妇女小孩都能吃苦。又有放牧或制作皮毛经验,所以崇祯十三年下,就有利欲熏心的商贾们,暗中抢掠一些塞外小部落的妇孺。将她们收入各缝衣厂,被服厂,甚至是畜牧场中。

  这些人甚至不需要工钱,只要给她们吃点饭就行,而且因为吃饱饭,这些妇孺甚至不想逃跑。造成使用她们,成本极低。所以近两年来,东路,特别是满套儿地区,己经有越来越多的塞外部落人口被抢来。

  以前还是偷偷摸摸的抢,现在是光明正大的抢,怎能不让这些商贾们开心?

  况且,随军出战,还有功勋,有了功勋,未来就有封地,赖满成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怎不让众商人们眼红?不说金矿,便是各封地上发现什么矿产之类,各所获之人,都几辈子享用不尽。

  就算没有矿产,那些良田草场,各人也是心动,可以为子孙留下一大笔家业啊。

  以前各人只觉得塞外荒芜,乃是穷得叮当响的不毛之地,真正开拓建设,才发现与自己想象不一样,塞外真是宝地啊。

  确实,塞外的土地,要看掌握在谁手中,放在塞外游牧民族手中,是不毛之地,放在中原百姓手中,就是宝地。

  历史上新疆解放前多贫瘠?建设兵团入驻后,开垦良田数千万亩,使当地成为大大的粮仓,而之时,那边各民族,连自己都难养活自己。相同的土地,放置不同的人手中,效果就明显不同。

  中原历代的边塞经略,不论屯垦还是殖边,其实都是有效的。关键在于中原皇朝的兴衰命运,只要不衰落,边塞经营蓬勃发展,衰落了,不得不收缩,以前的成果就付之东流。

  所以边塞之事,主要便看中原,中原强,便是塞外部落强如匈奴,突厥,也不足为道。明朝强盛时,女真人、蒙古人,也只得老老实实做奴才,不过中原若衰,又巧逢塞外部落强盛,就是悲剧的开始。

  不过此时大明却有转折的良机,就是整个游牧民族势力,在全球区域的衰退。

  一五七一年时,鞑靼人还烧毁了莫斯科,而在这之前,克里米亚汗国的鞑靼人,不断侵入莫斯科中心,掳走强壮的男人、妇女和孩子,在一次对莫斯科的袭击中,更带走了十三万名俘虏。

  他们被运到小亚细亚、非洲甚至欧洲的某些地区出卖,以至有位犹太商人坐在彼列科普地峡的入口,看到有这么多的人经过,不禁问道:留在俄国的人是否更多?

  不过之后,游牧民族的势力在俄国大规模衰退,轮到俄国人贩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