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3章 你家大人呢_奈何她腰缠万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进宝怕颜汐在县城不认识,受人之托,应颜汐要求,带她在城里转了转。

  颜汐一看已经中午了,将在高叔高婶那儿买的烧饼拿出来,递了一个给刘进宝,“进宝哥,麻烦你啦。你先回店里去吧,我自己看看,等下我还要去一趟二郎哥的学馆,回头让他送我去码头坐船回去。”

  下船时她已经跟船老大约好了回程。

  刘进宝有些不放心,但是他是给人做学徒的,虽然他师傅是自家亲戚不会打骂,被掌柜的知道总不好。若不是家里有事,他轻易也不会回家的。

  最后,他送颜汐到县城最大的陈记布庄,这家据说东家忠厚,掌柜的给价也公道,又交代有事到米店来找自己。

  刘进宝还不肯拿烧饼,颜汐塞他手里,“我买了三个呢,本来就是打算在船上当午饭吃的。”

  等他走了,颜汐先去之前看到的两家小布坊看了看,县城这些布坊也收布,价格与青龙镇相比,一匹麻布只略高了十几文。

  毕竟县城的人工比他们乡下贵,码头上一个扛包的脚力,县城就比青龙镇的贵了几文钱一天。

  倒是细棉布,都是从外面运来的,大多都运到县里再分销下去,比青龙镇要便宜不少。一尺细棉布,青龙镇至少卖十二到二十文,明水县这边每尺要便宜五文,做一件衣裳要三尺布的话,等于一件衣裳就便宜十五文了。

  麻布和棉布,单看价差都不高,毕竟青龙镇到明水县,来回一趟船费就要二十文,没人会专门跑一趟进县城买卖。

  但是,要是量多呢?要是不走空趟呢?

  农民过的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种地的日子,有些人连字都不认识,遑论算账。加上士农工商,商居末位,这时候走商很少。

  颜汐在心里算了算成本,来回船费二十文,渡船不合算;运货的船按照货物大小,少点三十文一捆货物,包船就要另外谈价了。

  颜汐看完,才回到陈记布庄。

  这布庄不愧是明水县最大的,居然上下两层,丝绸绢麻棉……各色布料都有,不仅卖布,还卖成衣。

  当然,成衣的价格就有点吓人了。

  布庄的伙计看到颜汐进门,看她一身粗布衣裳,态度热络,巧妙将她引到卖麻布和粗棉布的柜台,“小哥,是要买布还是看成衣啊?这些布料结实又实惠,夏天还凉爽,做一身几年都穿不坏。”

  颜汐对这陈记更有好感了,要知道店大欺客,之前小布坊的伙计,有人看自己一个半大孩子,都懒得搭理。

  她看了一眼那些麻布和粗棉布,感觉麻布跟王氏织的也差不多,粗棉布县里其他店里没看到过,价格比起棉布更便宜,只要六文钱一尺。

  王氏带她买布料的时候,她看过青龙镇上,粗棉布要十文一尺呢。王氏还说等过年做棉衣的时候,来扯几尺回去。

  显然,这个角落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