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论文_我的197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及格,你想好了?”。

  李和点点头,这可是自己老本行,要是写不及格,还不如直接拿块豆腐撞死才好,直接道,“我想好了,就是这个题目,我不改了”。

  李和选这个题目的同时也是弥补一下自己的遗憾,这辈子不一定有机会见到老同事,老朋友,但是不妨碍自己默默的做点贡献。记得83年的时候,自己刚参加工作,那时候解放军正在边境跟越南人火箭炮对轰,总参下达了任务,开发新一代的适应战场需要的火箭炮。

  那时候他这样的年轻新人都累得直不起腰,甚至年纪轻轻就犯了一阵子胃病,更别说五六十岁,甚至七八十岁的研究人员。

  评价一种火箭弹是否先进,主要有三个指标,是射程、精度、威力。

  当时研究困难重重,不知道开了多少研究会议,最简单的比如固体火箭弹发动机外壳,用的是从老毛子进口的无缝钢管,内外都需要车削加工,这种钢又硬又韧,很不好加工,急白了不少人。

  一群人等于吃住都在机床旁,李和当时光棍一个,倒是无所谓,身体也能抗,可是有许多人都是拖家带口,身体也不好,是咬着牙挺过来的,李和对这帮子人真是服气的不得了。

  这群人的苦苦坚持,才让后来的中国火箭炮发展到极致,简直丧心病狂,令人发指,在这个领域,中国人认第二,真没人敢认第一。

  政治课曾有这么一章,叫什么人的主观能动性。

  粗鄙点儿解释,就是diao丝如果努力了,也能逆袭。比如没钱没车没房有爹有娘,但只要勤奋上进肯干,也未必就是喜当爹的结局。这样的案例,在中国火箭炮身上上演了,居然把全世界的火箭炮给做了。

  赤贫的小开逆推高富帅,实在想象不到。

  最后许多老款火箭炮拾掇拾掇就开始出去骗银子了,行销全世界。

  李和准备这篇论文着重火箭炮发射动力学分析与结构轻量化研究,其实就是紧扣89式火箭炮的参数。

  至于后面更先进一点的40管轮式火箭炮就不用想了,这些就涉及到了自动操系统,包括定向器、专用计算机、传感器、软件等,目前没有这个条件。

  吴教授见李和这么坚持,拿了一张表格出来,写上了李和的名字和论文标题,然后说道,“你先开题给我看下,如果写不下去,答题前还有机会改选题,不然就来不及了”。

  李和接下来的时间段都是开始去图书馆写论文。写论文对一般学生来说可能需要好几个月,否则根本写不出什么实质性内容。

  不过对李和来说写内容一点都没难度,熟门熟路,反复修改了三四遍,也才用了一个星期,写了四万多字。

  可对他最烦的就是算是整理文献索引了,从材料论文,文献是必不可少的。

  别人写论文都是第一搜索文献、第二才是撰写论文,他的写作步骤和别人搞反了。

  图书馆还是传统的手工卡片式,找文献期刊麻烦的很,特别是外文文献。

  不过李和在图书馆为找文献痛苦的时候,旁边一个语言学的哥们似乎更痛苦,两人旁边坐了几天,倒是有点相熟了。

  李和开玩笑的问,“你们学语言的啊,真是了不起,会几种了?哭你几哇,萨瓦迪卡,阿里嘎多?”。

  小伙子白了一眼,没好气的道,“跟你说多少遍了,我是语言学!不是学语言的。”

  “果然啊,画树形图给句子做结构分析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有没有!”,李和看着那一大堆鬼画符的文字,这要什么境界才能悟到结构之美是什么样的境界!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