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7、助演_我的197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超人碰完杯,又朝旁边的李兆基笑着道,“你我三位同属本家,随意,随意。”

  “那我们这些外姓人是不是要回避一下?”一个清瘦的高个老头这个时候也从旁边过来加入了谈话。

  “招待不周,邵先生。”李和同眼前的人握了下手,这是他进门之后,于德华带着做第三个介绍的。如果是无名小卒,李和听听也就忘了,可是眼前这个人太有名,他没法子忘。

  楼主邵逸夫!

  生意场上极其“吝啬”的邵逸夫,在做教育慈善时,却一掷千金。

  八十年代以后,邵逸夫以“奔跑”的速度在内地源源不断地援建教学楼、图书馆、科技馆……

  有人可能不知道邵逸夫的长相与生平,但不可能没有听过“逸夫小学”、“逸夫楼”。

  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国学子都能找到一个共同话题,那就是在他们就读的小学、中学、大学,都有一座“逸夫楼”。通过在线地图搜索逸夫楼,得出结果近3万座,密密麻麻几乎遍布中国。这些地图上密密麻麻的坐标,见证了邵逸夫慈善为怀的一生。

  不管巴菲特、比尔盖茨吹多大的牛他们在慈善投了多少钱,李和都懒得去问,一不是投在中国,二是因为这些人不可能同邵逸夫一样,把慈善资金落地的。

  李和见识过很多名人、政客、富豪,但是很少能有让他找到激动的感觉。

  看看李超人,人家那么厉害,看看弗拉基米尔,不得了,再看看包船王,牛逼,其实,他现在跟他们熟悉以后,他感觉人都差不多,比他老点,还没他钱多呢。

  就好像别人说李和厉害,但是王玉兰、李兆坤没觉得他厉害,何芳、老五更没觉得他厉害,远看都很好,近看都差不多。

  但是,遇到邵逸夫那就不同,这是李和遇到的为数不多的能在教育理念上能产生共鸣的人,尽管对方不是教师,不是教育工作者。

  “李先生今年在电影上颇有斩获。”邵逸夫笑着同李和及其旁边的人碰杯。

  “不敢和邵先生比。”李和这话倒是认真的,喇叭全的电影公司他都懒得问了。

  “谦虚,谦虚。”邵逸夫道,“付先生也是十年磨一剑,如果不出意外,《家有喜事》有可能就是年度票房冠军。”

  “那不能,随便玩闹罢了。”李和判断不出邵逸夫的话的真假。喇叭全有几次要和他汇报,他没功夫听,期间正因为老五的事情忙着。

  “如果我没认错,那个是Abbi先生吧?在布鲁塞尔举行的国际航运大会上,我倒是见过。”一直在旁边和郑裕彤说话的包船王,此时忍不住朝李和问。

  Abbi?

  李和哪里知道这货是谁?

  但是,他顺着包船王的目光看过去,一张长条桌上,横七竖八的坐着十几个俄罗斯人、白俄罗人,格鲁吉亚人,其中伊万诺夫和铁木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