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2、结束_我的197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是写在基本法里的。这个政策五十年不变,五十年之后还会不变。我想说的还是经济话题,大家关心的还是将来的经济走向?何先生,包先生、李先生,邵先生应该很清楚,香港经济的成功是源于什么?众所周知,解放前,中国和国外的窗口是浦江,整个长江流域,就是一个大大的弓箭,箭头就是sh。香港就是一个军事港口,没啥价值。直到战后,一大批内地工业资本来到香港,在香港投资办厂,香港工业化开始起步。假如不是美国的对内地封锁禁运,香港在自由状态下无法与内陆竞争。当然,历史没有假如。我必须实事求是的说,一旦内地经济崛起,香港的跨境加工贸易体系很难转型,最终只会剩下金融房地产化的产业和日趋单一的经济结构。反观类似地位的新加坡,虽然以贸易为主,因为周边缺少竞争,将来完全有可能仍然能保留住核心的加工业。所有即使以后以成衣、电子、玩具为主的香港工业衰落,那不是因为中央政府的原因,而是市场竞争的完全结果。可是,毋庸置疑,它是好是坏,都极有可能把内地当作对立面,进行导向型攻击。”

  台下的人听的明白,又不是太明白,只有少数的人听的频频点头。

  “但是,我对香港经济也是非常有信心的。”李和实际上是没有信心的,天知道香港以后除了金融、地产、旅游、零售,还能剩下什么,当然这不是香港经济会倒退,而是经济稳定,很难有爆发性增长,不过话他得去圆,“虽然会面临来自内地的竞争,但是不必有担心,从短期看,香港经济受外围影响会产生一定波动。从长远看,香港经济走势会总体向好。我认为,香港经济发展的最大机遇来自内地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这样一个重大战略转变。香港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服务祖国发展大局中谋求自身的更大发展。”

  “.......”

  “香港的未来还要依靠大陆,依靠内地广阔的腹地,这是香港的发展之本。香港市场小,而内地有巨大市场。内地为香港提供资金和人才的出路,也为香港的经济转型提供契机。香港企业要敢于变腹地为福地,转变香港产业链不完整的劣势,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制造业迁入内地,利用内地的低成本提高香港工业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目前许多制造业的港商已经在这么做。”

  “而且香港的金融、专业服务是内地目前没法与之相比的,这是优势,非常强的优势,且人才专业化、国际化,有规范的市场制度、完善的司法体系、先进的商业基础设施、公正透明的监管体系,以及较低的税率环境,优势十分明显。我今天敢对各位夸下海口:你的心有大多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