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二章 科举两首_我在大明签到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臣反对,反对有三......”

  杨士奇第一个跳出来。

  金幼致第二个跳出来。

  胡广第三个跳出来。

  解缙默不作声,他在权衡利弊。

  武将们大多闭眸养神,看着这一场好戏。

  秦方也不辩论,等待着朱棣的决策。

  这一次,让朱棣很不爽,对秦方产生了厌恶感。

  这很明显!是在逼宫啊。携着灭倭国之功而逼宫于他。

  这种感觉,朱棣很不喜欢。

  尤其是各大官员再一挑拨、

  “如若朕不答应呢?忠国候。”

  朱棣语言很冷。

  “如若陛下不同意的话,臣有一本!”

  秦方掏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奏折,递给圣上。

  开篇!臣忠国候秦方自觉科举旧学无用,请废之。

  原因九条!

  一、上任官吏无真才实学,不知如何管理地方,上任三年,尽皆在学习溜须拍马,如何为官?

  二、熟读圣人之言,背诵圣人之言即可为官,对民生无任何的了解,完全不知民间疾苦,不亲自下访,如何为官?

  三、读书人聚众闹事,容易引起慌乱,品行不端,如何为官?

  四

  足足九条,每一条都直指科举旧学的弊端。

  还请陛下废之科举旧学制!

  朱棣认为秦方永远不会跟他对着干!他认为自己能够永远掌控秦方,但这一次,朱棣想错了。

  秦方颇有一种,你如若不同意新学入科举,那就废除科举旧学的豪迈。

  朱棣看完这篇奏折,深深的望着秦方,眸光中不自觉的闪烁出杀意。

  “准奏!准许新学入科举制,比重各占百分之五十!”

  朱棣准备拂袖离去。

  秦方再度递上第二份的奏折。

  科举制仅科考旧学有漏洞,而新学恰恰可以弥补这些漏洞。

  同样是九条旧学的漏洞,但其后,紧跟着九条新学的好处,两者相辅相成,足以形成互补关系。

  日后的大明,新学与旧学相媲美,大明绝对是蒸蒸日上。

  科举一只一来,都是一只脚,一个脑袋的行走,但现如今呢,可以两只脚,两个脑袋。走的会更加的平稳。

  这对于大明,百利而无一害。

  臣听闻海民捕鱼时,鱼还不曾进入港口即死了。

  要知道市场上活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想办法带活沙丁鱼回港。虽经种种努力,可大部分沙丁鱼还是会在中途窒息而死。

  后来,有人在装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沙丁鱼见了鲶鱼四处躲避,这样一来缺氧的问题得到解决,大多数活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

  新学!就是这一条鲶鱼,足以让旧学迸发出更深的活力。

  两者!需要竞争!

  朱棣看完秦方的第二封奏折,看着秦方,示意秦方退下。

  文武百官劝阻,但朱棣呢,不为所动,让内阁众人配合秦方拟定九门新学的课程,加入科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