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一十五章 回归(求收藏,求推荐)_我在大明签到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批的砖石等物资早已运输到此地。

  朱棣彻底的清扫一次瓦刺部的领地,再无任何的瓦刺人,看着移动的大明界碑,朱棣的嘴角露出满意的微笑。

  这又是他的功绩,在历史上难以埋没的功绩。

  “忠国公,修建长城一事,就交给你了!尽快完成,回京。”

  “是,陛下。”

  秦方领命。

  八月十六,朱棣准备回京,留下五千神机营、五万普通将士协助秦方修建长城。

  朱棣命边将置屯堡为守备,计每小屯五点七所或四点五所择近便地方筑一大堡,环以土城高七、八尺或一、二丈。

  城堡共有八门,四周有濠堑环绕,堑宽一丈或四、五尺,深与宽相等。聚集各屯粮刍于城堡之内。其中小屯可以量存逐日所用的粮食,一旦有警,即令人畜尽入堡中,合力固守。

  十月一日,朱棣的车驾到达北京,于奉天殿受群臣朝贺。

  永乐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成祖对行在翰林院学士胡广、侍讲杨荣及金幼孜说:

  《五经》、《四书》都是古代圣贤阐述精义要道之方,其传、注之外,历代诸儒的议论有发挥圣贤之言大义的。你们将其切当之言汇集后,增附于传、注之下。

  宋代周、程、张、朱诸君子阐述性理的言论,如《太极通书》、《西铭正蒙》之类,都是《六经》的羽翼,但是它们都是各自为书,没有将其统一会集起来。

  你们也分类将其汇集成编。二书务必极其精练完备,以使流传后世。命有广总理其事,又命朝臣及在外都官有学问之人共同参加纂修,于东华门外开馆,命光禄寺供馔。

  永乐十四年三月修成,颁行天下,及两京六郡、国子监、府州县学,供其阅读、讲授,且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

  此外,关于新学的书籍《科学》《自然》《物理》等书籍,命令秦独编纂,送至东华门外,颁行天下。

  关于这一场针对瓦刺的战争,每日日月报都刊登。

  每一日都是捷报,每一日都能让大明的百姓知晓大明的强大。

  瓦刺部,鞑靼部的领地归属大明。界碑所在之地,即是大明领土。

  “哈哈,圣上果真英明。”

  “这一次驱逐瓦刺,给我大明打下了一大片的土地。”

  “移民吗?应该移民啊。”

  “这么大的土地,不能浪费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一次的战斗,让朱棣的声望更上一层楼。

  火车轨道开始快速的铺设,一月光景,铺设到了瓦刺修建长城这片区域,石块被运来,物资被运来,移民也被送来

  修建长城之余秦方开始四处的掠夺,捉拿俘虏

  秦方本意是不想修建长城的,基本无用。但奈何朱棣好大喜功,想要修建。秦方只能遵旨,只能给朱棣一个满意的答复。

  俘虏总是不够,但冬日来临了!

  一些活下去的瓦刺人主动投靠秦方,想要混一口饭吃。于是他们也加入了修建长城的俘虏之中,但秦方却优待他们。甚至给他们编纂汉人名字,让他们管理这些俘虏。

  永乐十二年的冬日,暴雪。

  秦方暂停了修建长城,缩在卫所之内烤碳。

  瓦刺这片区域的煤炭资源很丰富,不愁冻死。

  秦府的商队第一时间到达,圈占此地,开始挖煤。

  虽距离大明甚远,但每日的报纸,都能如期送到。

  十月十一日,朱棣废晋王济熺为庶人。

  济熿是晋恭王朱枫之庶子。洪武年间,恭王死,其子济熺嗣。

  朱棣即位后,封济熿为平阳王。济熿自幼因性情凶残而失爱于父。及其年长后就学于京师,又与朱高煦等狼狈为奸,不为太祖所爱。

  朱棣即位之初,济熺因纵容属下坐罪,济熿乘机唆使其弟庆正王济炫及府中官校不断向朝廷控告济熺之过。朱棣信以为真,夺济熺爵位,将其与子美圭一起废为庶人,看守晋王园林。

  永乐十二年九月初一,济熿袭晋王封。济熿被立为晋王后,更加骄恣暴横,甚至残害嫡母谢氏,但是却无人敢言。

  这一套操作,让人不寒而栗。

  济熿,是个狠角色。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