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〇七章 几曾识干戈_赘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

  “……粗人。”

  简短的对话在宁毅无奈的神色中结束了。他问了问时间,午时二刻,鼓声轰鸣而起,对面的阵地上,女真军队中担任试探任务的第一拨大约五千人的军队开始往前,步兵在前,火炮在侧。另一边,三千精骑朝战场南侧缓缓绕行。

  后方的大军本阵,亦徐徐挺进。

  三万人的动作,大地犹如响起雷鸣。

  宁毅举起手,下了命令,军队同时挺进。

  这一刻,双方兵力锋线距离是一千二百米,三万人的庞大军阵后延,又有将近一里的宽度。

  弓箭的极限射距是两百米,有效杀伤则要压到一百二十米以内,火炮的距离如今也差不多。一百二十米,成年人的奔跑速度不会超过十五秒。

  亦有床弩与大将们特制的强弓,杀伤可及三百米。

  通常来说,百丈的距离,就是一场大战做好见血准备的第一条线。而更多的运筹与用兵方法,也在这条线上波动,例如先徐徐推进,随后猛然前压,又或者选择分兵、固守,让对方做出相对的反应。而一旦拉近百丈,就是战斗开始的一刻。

  相隔一公里的距离,列阵前行的情况下,双方还有着一定的时间做出调整和准备。三万人的战阵在视野中逐渐扩大了,华夏军的锋线在前方排成长长的一条线,三排三排的列阵彼此交错,手上拿的皆是长条状的火枪,最前列的火枪上装有刺刀,没有刺刀的士兵背后背大刀。

  执火枪的一共四千五百余人,队列之中,兼有铁炮并行。

  队列的侧面,被一拨火枪对护卫着前行的是打着“华夏第一军工”旗帜的队伍,队伍的主体有十余辆箱形四轮大车,如今华夏军技术方面担任总工程师的林静微、公孙胜都身处其中。

  随队的是技术人员、是士兵、也是工人,不少人的手上、身上、军装上都染了古古怪怪的黄色,一些人的手上、脸上甚至有被烫伤和腐蚀的迹象存在。

  华夏军第一军工所,火箭工程研究院,在华夏军成立后长期的艰难前行的日子里,宁毅对这一机构的支持是最大的,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也是被他直接控制和指导着研究方向的机构。当中的技术人员许多都是老兵。

  宁毅很早以前就将军中部分动手能力强的、思维能力强的士兵转向这个方面,在基层启蒙还显得不够、人手也吃紧的如今,让这些参与了制造过程的士兵亲手操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培训新人产生的损耗。当然,如果战况吃紧,他们也将进一步的投入到战斗里去。

  宁毅跟随着这一队人前行,八百米的时候,跟在林静微、公孙胜身边的是专门负责火箭这一块的副总工程师余杭——这是一位头发乱而且卷,右侧脑袋还因为爆炸的烧伤留下了秃顶的纯技术人员,外号“卷毛秃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