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33章 吹灰法_在大明当神棍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睿也不会管,如果在现场的话,秦睿也许会发发善心。但隔着几千里地,秦睿可不会当圣母,爱心大发的去劝阻梅瑾瑜。

  梅瑾瑜占领石见银山的矿区后,又用各种名义掳掠了周边的一些乡村,抓了一千多个劳力回去当矿工。

  银矿开始是个浩大的工程,一般的矿床纵横如树枝,所以挖矿必须沿着矿脉挖。在大明有经验的采矿人员的指挥下,矿工们沿着矿脉,开始在正确的位置挖矿,这样会事倍功半。

  挖出来的矿石,先用舂碓舂为矿末,把矿末投于大桶水中搅数百次,桶中会分离出三层来,最上面一层谓之细粘,中间一层谓之梅砂,沉在底下的谓之粗矿肉。细粘与梅砂用尖底淘盆,换水池中“且淘且汰,泛扬去粗,留取其精英者”;至于粗矿肉,就倒在木盆,放进水里左右晃动,慢慢的就留下精华了,这些就是“矿肉”。

  矿肉寻找好了之后,就用米糊搅拌成团,跟拳头一般大小,放到煤炭中烧制10个小时,这个烧结过程称之为窖团。

  大内氏对这个银矿一直很不上心,一来是因为挖掘位置不对;二来炼银的方法不好,导致出银率极低。大内氏的炼银法不行,不代表大明的工匠不行,大明的工匠用了最先进的吹灰法来冶炼。

  所谓吹灰法,其实上分两步,烧结后窖团放入冶炼炉中,倒入一定量的铅,开始加热至铅和银全部融化,落入冶炼炉底,然后将铅银溶液表面的渣滓撇去,用水浇灭降温,这个时候就成了铅银合金,称之为铅驼,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是根据铅驼大小,用上等炉灰做一个浅浅的灰窠,用碳将铅驼包住,冶炼匠人在一旁不停的扇火,随着温度升高,铅先融化,而“铅性畏灰,故用灰以捕铅,铅既入灰,唯银独存”,整个过程大概五个小时,就能练出银子来了。

  吹灰法炼银,速度快、产量高,只要前面挖矿、洗矿的人手能跟上,产量不是问题。也就是说,在可预见的未来,石见银山周边的百姓要倒霉,倒大霉了。

  放下手中的信,秦睿抬起了头,对着来人说道,“季敏啊,难道大内盛见就这么轻易的放弃了石见银山?没道理啊?”

  “头儿,大内氏倒是想把石见银山拿回去,但他得有实力拿啊!”季敏一脸无语的说道,似乎盘踞北九州的大内氏是泥捏的一般。

  “哦?你们对过阵了?”秦睿很是诧异,因为梅瑾瑜在信中并没有提。

  季敏抬起了头,简单地回忆了一下,然后给秦睿讲了件奇葩的事情。

  石见银山被梅瑾瑜占领后,负责管理的家将派了手下的武士去给大内盛见报信,本来季敏他们想把人追回来杀掉,被梅瑾瑜阻止了。

  谷/span梅瑾瑜的打算很简单,大内氏肯定不会甘心,早晚要来找他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