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05章 完成_大医凌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管理,预后应该也会更好。”

  霍从军听着凌然说“咱们”就浑身爽利,不由偏着脑袋想想,道:“咱们现在倒是有地方建ICU,但要想批一个ICU出来,可不容易。那说不定得跑几年时间。”

  现在的医院都是很有钱的,要说搞建设,真正阻碍医院的,并不是资金问题,而是批文问题。

  如云医这样的地区顶级的三甲医院,随随便便养着两三百家的医药经销商,甚至更多。若是有批文的话,哪怕医院没钱,一家或者几家经销商,都能垫款垫出一间ICU出来。

  反正,对云医这样的医院来说,回款的能力也是极强的。

  然而,医院并不能有钱就搞建设,非得是拿到上级部门的批准才行。

  对霍从军来说,急诊科升级急诊中心,已经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合并多年的付出了。

  当然,多建一间ICU的难度远小于此,霍从军还是将之列入了考虑。

  冯志祥这时候一转头,笑道:“我们科前几年建了一个普外重症监护室,确实是很有用,小郭之前还写过一篇论文,关于我们ICU的预后的提高。”

  “对,生存率提高了,病床的周转率也提高了。”郭明成的心情不是太好,但还是回答了问题。

  “提高了多少?”凌然拿出手机,已经开始查论文了。

  “几个百分点,有统计学的意义。”郭明成呵呵的笑了两声,掩饰了一下心虚。

  一线医生能做好研究的并不多,大部分都是随便做做,随便发发,不找医药代表帮忙买论文就算是好样的。

  郭明成之前要聘副主任医师,免不了得做些学术上的准备,用自家新买的设备吹牛,也算是医疗战线上人尽皆知的秘密了。

  凌然听到几个百分点,就失望的放下了手机。

  医学和自然科学是不同的,像是几个百分点这种提高,很可能就是医护人员多加班,多努力,多筛选病人做出来的。

  同样是肝切除住ICU的病人,要是筛选一批三四十岁,不超过50岁的病人出来,生存率提高几个百分点是不成问题的。

  不用明显的年龄做筛选条件,也可以根据病情的轻重做筛选,或者有意的掺杂几名高龄但相对健康的患者。

  总的来说,因为临床医学的研究对象的差异性极大,所以,对小白鼠研究颇有价值的百分比,放到临床医学中,就失去意义了。

  “不仅仅是生存率和周转率的问题嘛,方便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冯志祥呵呵的笑两声,道:“重症监护室设在自己科室内,我们的医生的负担也要小一些嘛,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

  “但是,统一的ICU的专业性更能保证吧。”周副院长对科室自建ICU不太感冒,这个成本太高了,而且提高的意义有限。

  冯志祥看看凌然,笑道:“所以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