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刘羽巧辩,佛本是道!_双穿门:我能往返汉末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羽的车队进入兖州陈留郡,要在延津渡口北上,渡过黄河,进入冀州魏郡。但在兖州的时候,他拜见了兖州刺史刘岱。

  刘羽在河南时,利用玻璃从世家手中交换粮食,但都用来救济难民,借着难民之口反击朝堂诸公。车队近千人人吃马嚼,到达兖州的时候,已经无粮可用。

  那些将士军籍在册,满腹牢骚却不敢当逃兵,可押运后勤的民夫后勤,已经逃亡数十人。刘羽必须筹集粮草,稳定军心。同时为未来打算!

  他将目光打在刘岱身上。两人都是汉室宗亲,刘岱有“孝悌仁慈,屈己待士”的评价,刘羽觉得自己的玻璃工艺品可以卖个高价。

  为此,刘羽搬出了自己的大杀器!

  那是一座四五十厘米高的玻璃大佛,静坐莲花宝座之上,形态庄严圆满,安详凝重而细致,纯白玻璃打造,在光芒折射下,似乎有佛光闪耀,高贵华丽。

  这是刘羽花费998元重金购买的“玻璃佛像”,他觉得靠着这座玻璃佛陀,怎么也能从刘岱手中换到数万石粮草。

  兖州九省通衢,齐鲁咽喉,这等重要战略地位,主政一方肯定肥的流油!

  只是,刘羽请错了神!

  “美轮美奂、巧夺天工的佛陀,只是可惜、可惜啊!”刘岱显然有些爱不释手,但望着佛陀像,却有些无奈叹息。

  刘羽还以为这是他压价的方式,疑惑问道:

  “不知公山(刘岱表字)可惜什么?此乃如来佛祖,万佛之祖。不管是象征意义还是物化价值,都堪称无价之宝!”

  “鸿渐不知从何得来?”

  “不瞒公山,我入太行山巧遇仙境。得到《神龙像》的同时,也正好得到了这座‘佛陀金身’。若是我所料不错,这很可能是佛教至宝,佛祖投影!”

  “令人可惜的地方就在这里。”

  刘岱叹息一声,也没有卖关子,直言不讳道:“佛教虽然从明帝时期就传入大汉,并且在洛阳建立白马寺传播佛教。但大汉信佛之人寥寥,又被称为番教。

  “反倒是黄老之学、道家学说深受百姓认可。太平道等道教,在兖州更是独占鳌头!

  “近期又有夷狄犯边,多有北方难民南逃至兖州。若这是一尊仙道,或黄老之像,我许你十万石粮食都行,毕竟可以靠着宗教稳定民心,安抚万民。可惜啊!”

  轰隆——

  刘羽耳畔宛如有晴天霹雳闪过。

  现代佛教名声太盛,经过少林寺等佛教传播,绝对是华国人气第一的教派。反倒是道教有些淡泊名利、超凡脱俗,给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距离感。

  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让刘羽当初购买物资的时候,不假思索的购买了佛教相关,像这类玻璃佛像共计花费了近万元。但他却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

  汉代佛教还没有传播兴盛,甚至未来徐州礼佛兴盛,也是因为陶谦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