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7章 选师(2)_岁月神偷最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边动手,如今也没什么好名义,现在的安南国王可是老实厚道得很,连年上贡不说,老爷子这边也不能答应。

  “你干啥呢?”就这时,老爷子忽然瞪眼,“人家给你行礼呢,你这皇上咋卖呆儿呢?”

  朱允熥赶紧醒悟过来,笑道,“几位爱卿免礼。”说着,对王耻道,“给他们搬几个墩子来,让他们坐着回话!”

  “臣等叩谢皇上!”

  “他们几个,就是咱给斤选的老师!”老爷子白了朱允熥一眼,“这几人可和那些呱噪的书呆子不同,是真有学问的人。”

  “臣等不敢!”几人又忙道。

  朱允熥的目光再次看过去,张显宗的身后是高逊志。

  这人出身名门,宋神宗亲自题碑的北宋太尉高琼第十四代孙。

  原本时空靖难之后,高逊志忧愤成疾,不愿委身朱棣,最终饿死于山。

  后来明神宗时追赠谥号,忠。

  最后一人杨淞,也出身名门。其父在前朝大元,官居奉议大夫,翰林侍至,汉官之魁首之位。他另有两兄弟,也都高进士,如今都在地方为官,其一人还是浙地铁铉手下的税课使。

  从这三人的身份和出身来看,老爷子真是煞费苦心。

  品行端正,一步一个脚印走上来的寒门子弟。

  世代豪门的望族后人。

  出身官僚之家,满门进士。

  这样的老师,绝教不出傻学生来。

  “太上皇选你们三位教导太子读书,朕也是信得过的!”朱允熥缓缓开口道,“太子如今也到了读书的年纪,回头让礼部选个好日子,就在华殿授教吧!”

  “臣等遵旨!”三人都不废话,也不说什么歌功颂德的话。

  若是李景隆在这,定然又是一顿忠心表白肝脑涂地死而后已等等。这也是有时候,为何朱允熥不愿意和这些太过正直端正的臣子们,多说话的原因。

  因为聊不下去。

  这样的臣子跟他这个皇帝,除了政务之外,半句废话没有。

  “他们三个,还是单薄了一些!”老爷子继续开口道,“以前你读书的时候,翰林学士黄子澄,齐泰他们几个也都不错,继续在华殿那边辅佐......”

  一提这几个人朱允熥就阵阵头大,是好人可未必是好老师啊。

  “皇爷爷,他们几人孙儿正有外放出去,历练一番的打算!”朱允熥笑道,“他们几人的才学是有的,可缺少地方上的经验,所谓玉不琢不成器.....”

  老爷子何等人,一听他这话,就知他心不喜那几人。

  其实老爷子心有时候也想不通,为何自己的大孙做了皇帝之后,反而疏远那些当年教他读书的人呢?

  “莫非,因为那小畜生?”

  想来想去只能这个原因,朱允熥孩童时极其顽劣,华殿那些学士,却对朱允炆赞不绝口。

  一想到这些,老爷子也只能心暗自叹气。

  他之所以独宠斤,对朱允熥的另一个儿子看都不看,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时,张显宗缓缓开口,“皇上,臣斗胆.....”

  “你有话就问,不必拘礼!”朱允熥笑道。

  “是让臣等只教授太子殿下,还是带着宫内其他藩王一起?”张显宗问道。

  朱允熥想想,“自然是单独教授。”

  想起那些皇叔,他就头疼。各个整天的闹幺蛾子,让读书就装病装累,谈到吃喝玩乐一个比一个精神。

  “不过,若是太子单独读书的话,也孤单了些!”朱允熥沉吟下继续开口,“朕的意思是找几个陪读。”说着,对老爷子笑笑,“皇后的弟弟小石头,那孩子您老是见过的。”

  “嗯,挺憨厚的!”老爷子笑笑,“不像别的孩子贼眉鼠眼的。”

  “皇上!”高逊志忽然开口道,“臣有话说!”

  “你说!”朱允熥看着他的模样,忽然有些头疼。

  这妥妥的将来又是个凌铁头的翻版,说话都是冷冰冰的。

  “既然教授太子读书,就不可有外戚。”高逊志直挺挺的说道,“陪读可从勋贵子弟挑选,亦可施恩于大臣子弟,乃至勤学的皇族子弟都可,唯独不可有外戚。”

  说着,他双眼一凝,“皇后之地,翌日之国舅。太子与之朝夕相处,非国家之福也。外戚之患,史书历历在目,不可不防。”

  “臣附议!”杨淞也道。

  张显宗马上开口,“臣亦如是。”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