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8 论科举_岁月神偷最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旷,如今又是春风得意的东宫进臣,再加上喝了些酒,所以说话没有太过深思熟虑。

  这话,摆明了要对方难堪的。

  杨士奇面有尴尬,低声道,“晚生早年间游学四方,并未在某处书院读书!”说着,顿了顿,“而且,晚生还没有科举晋身,没有座师!”

  “你未科举?”解缙奇道,“是没考吗?”

  他这话又是犯了情商低的错误,让人有些下不来台。

  “是,晚生愚钝!”杨士奇刚感尴尬,低声道,“去岁不,便留在了京师,幸得曹国公赏识,一边教书一边继续苦读,准备秋闱再战!”

  “科举都没,算不得才子!”解缙摇着扇子说道,“其实现在,我大明朝的科举,已经简单至极!”

  说着,唰的一下收拢扇子,继续说道,“国朝科举取士,无非就是那几本圣人学说。而与前朝各门学派的注解不同,我朝独尊朱子!”

  说到此处,端起酒杯喝了一口,笑着道,“只要把朱子的注释都背下来,科举的时候格式不要错了,自己工整一些没道理不的!”

  “要知道国朝如今缺官呀!今年秋试的时候,礼部尚书亲口说的,只要差不离的,都给取了吧,不然天下当官的太缺了,许多地方连县令都补不上!”

  “试题简单,国朝为国选材心切,选材放宽,若是这样都没取上,你呀........”

  他说的倒是事情,这件事朱允熥也心隐忧。

  虽说科举注定要被时代淘汰,但绝对不是这个时代。如今这时代的读书人,依旧是治理天下的不二人选。

  这几年来,老爷子早年杀官过多的缺点暴露出来。

  官员之竟然有些青黄不接的趋势,而且是基础的地方官员极度缺乏。

  此刻杨士奇的表情越发的尴尬,讪讪低头。

  “一时的不,也算不得什么。杨先生少年游离四方,正映了圣人那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朱允熥开口圆场,笑道,“人年轻时受些挫折,也不算什么坏事!”说着,又对解缙道,“再说,你以为谁都像你,少年进士,春风得意?”

  话音落下,杨士奇对朱允熥的感激无以复加。

  解缙不经意的几句话,让他如坠冰窟。因为是当着皇太孙的面说的,若殿下真的记在心里,先入为主,以后他杨士奇哪怕成了状元,也未必有大好的前途。

  但此刻皇太孙不但出言安慰,还帮着自己说话。杨士奇心,真真是心潮澎湃。

  其实若论朱允熥对杨士奇的观感,好奇之余也就是一般。

  历史上杨士奇入仕稍晚,是一位叫王叔英的儒学大家在建年间,推举他入京编纂太祖实录。

  而后朱棣靖难成功,入京为帝,杨士奇官运亨通,从翰林编修青云直上,成为辅国重臣。

  而哪位推举他的儒学家王叔英,却在永乐登基时身藏绝命诗,自尽于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