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14章 白马青牛木叶山_五代十国往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缘政治的博弈中稍显智障,但他在塞外战场上可谓是光彩夺目,史学界甚至有观点认为刘仁恭为中原王朝抵御契丹的侵扰立下了汗马功劳。幽州地区与契丹人的活动范围接壤,在中原文明与游牧文明的长期磨合中,互有人口迁徙,有较深入地文化交流。当然也少不了军事、政治的情报往来。刘仁恭对契丹人有一定的了解,据记载,刘仁恭多次率领精锐部队,翻越摘星岭,对契丹人的腹地发动突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使得契丹人对这位“幽州节度使”畏惧有加。而对契丹最致命的打击,则是刘仁恭放火烧牧草的行为。据记载,每逢秋天,刘仁恭派人沿着边塞放火,天干物燥,塞外茫茫草原顷刻之间变成一片火海。我们可以想象没有牧草对于游牧民族是多么可怕的事情。于是,契丹人只好重金贿赂刘仁恭,请求他在东北玩泥巴,别玩火。史学界对此早有争议,认为所谓的奇袭摘星岭,并不足以给契丹人造成太大的损失,更不会使得契丹心生畏惧。真正起到震慑作用的,应该是放火烧牧草的行为。此后,契丹可汗遥辇钦德派大元帅率一万骑兵南侵,刘仁恭的儿子刘守光在平州城外摆下鸿门宴,骗契丹将领赴宴,然后扣为人质,契丹人惶恐失措、嚎啕大哭,不得不支付了高昂的赎金,将人质赎回。史称“牛酒之会”。负责这次行动的契丹大元帅,就是赫赫有名的耶律阿保机,即日后的大辽太祖,而被俘的这位将领则是阿保机的大舅哥——萧敌鲁,《旧五代史》记载为“契丹舍利王子”。“舍利”,契丹语音译,亦作“沙里”,意思是契丹贵族子弟无官职者,可以理解为“贝勒爷”。史籍记载,刘仁恭智擒萧敌鲁,使得契丹十余年不敢南侵。这种说法是不太准确的。因为契丹人十余年不南侵,并非是畏惧幽州刘仁恭,而是源于契丹内部最高权力的交接所引发的一系列“内患”。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