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六章 新的落脚点_三国之曹魏虎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夏侯安点点头,端起茶水细品,悠哉悠哉。

  “真不知道你哪来的自信?等会儿蔡大家到了,看你怎么自圆其说,别屁股还没坐热,就被人家扫地出门……”

  曹昂像个小媳妇儿似的怨怨念念。

  “曹子脩,你盼我点好行吧?”夏侯安撇撇嘴,你要不是曹老板的儿子,分分钟给你踹出队伍。

  不多时,一名气神儒雅的老人来到堂中。

  瞧这份气态以及管事的态度,用脚趾头想就知道,这位就是当今名满天下的大儒——蔡邕。

  听说学生阮瑀来访,小老头儿高兴坏了。

  阮瑀是他器重的学生之一。

  此子文采不凡,尤擅诗词、章表,以前蔡邕避难江东时,师徒两人还经常互通书信,后来战事频繁,联系也就断了。

  如今登门拜访,蔡邕极为高兴,甚至已经准备拉着学生,彻底秉烛长谈。

  可当蔡邕来到客堂时,发现堂内坐着的三人,似乎有些不对。

  他虽然上了岁数,但也远远没到老眼昏花的地步。

  “见过蔡大家。”

  从进府就一直坐立不安的曹昂赶忙起身行礼,尴尬得想要找个洞钻。

  蔡邕不认识此子,但好在还算礼貌,微微点头算是回应,然后将目光看向堂内的另一名儒衫少年。

  夏侯安见状,起身作揖,道明自己身份:“蔡大家,在下乃阮元瑜的好友,此番登府造访,是专程替好友送传书信给您。”

  说着,在曹昂满是不信的眼神中,真的掏出了一封书信。

  “这位公子,你方才不是说你就是阮瑀么?”管事神情纳闷儿。

  “我说过吗?肯定是你听错了,嗨呀,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夏侯安插科打诨,很快将此事糊弄过去。

  蔡邕打开书信,上面的确是他学生阮瑀的笔迹。

  书信看完,蔡邕感慨的叹了口气,随后问这少年:“后生怎么称呼?”

  夏侯安抱了个拳,很洒脱的说着:“小子夏侯安,表字伯阳,您叫我伯阳就行。”

  蔡邕点了点头,说了辛苦。

  夏侯安打蛇随棍上,当即就顺着话往下说:“辛苦是真的辛苦,您老不知道,长途跋涉,又累又渴,如今到了长安也没地儿住,唉,估计今晚是要露宿街头……”

  蔡邕见他说得可怜,遂下意识的出言:“那不如就在老夫府上,暂歇两日。”

  夏侯安等的就是这话,果断应承下来:“那小子就却之不恭,多谢蔡大家了!”

  真够脸皮厚的!

  曹昂捂脸,装作不认识此人。

  蔡邕先是愣了一下,继而哈哈笑了起来。

  如此率性的少年,他已经许多年没见过了。

  入夜。

  宵禁之后,长城内家家户户闭门。

  街道上除了偶尔路过的巡夜士卒,冷清一片。

  某处府邸内。

  白天的军官正躬身向一名中年文士汇报:“大人,皇甫嵩已经下狱,是否需要即刻定罪?”

  中年文士面藏于黑暗之中,看不清脸庞,但听得他的声音阴寒:“此事不急,皇甫嵩素有名声,若贸然杀害,于相国不利。”

  军官点头称是。

  “近几日内,长安城可有异动?

  “回大人,各府皆无异常。不过今日下午,有三个外地少年去了蔡邕府上,是否需要提审?”

  文士揉起额穴,摆了摆手:“不必,关东诸侯不会这么愚蠢,也不敢这么明目张胆。”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