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3章 岭南的变化(第1更求订阅)_大唐发明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种植甘蔗,不但是给了百姓活路,而且对头谈殿也主动服软,要和家父重归于好。”

  僚人冬季没有粮食,正准备搞事。

  冯盎跑去跟他们说,你们跟我种甘蔗吧,保证能吃饱肚子。

  然而僚人还是半信半疑。

  当冯盎拿出文一斤的价格收购甘蔗的时候,僚人激动了,没想到甘蔗除了咬着吃,还能赚这么多钱,于是拿起了刀子冲地里砍甘蔗。

  拿到钱的僚人去换了粮食,很关心的问,“明年还收购甘蔗吗?”

  ··········求鲜花········

  冯盎道,“收,只要你们不搞事,每年都收。”

  僚人表示,“不搞事了,不搞事了,俺们都是良民。”

  于是僚人唱着山歌炮灰山里种甘蔗了。

  这个价格是秦墨特意要求的,而且还会派人来查看,免得岭南百姓得不到好处,继续造反。

  七八斤甘蔗可以出一斤糖,成本也不过是二十几文,相比起秦墨给出的一百文收购价格,他们还是赚很多的。

  至于谈殿则是众溪垌中,与高凉冯冼氏齐名的俚僚人酋长。

  此人一直和冯盎不合,相互攻伐,直到李二派使招抚之后,两人才勉强的相安无事。

  但也是互相看不顺眼,矛盾不断。

  秦墨的白糖搞出来之后,冯盎治下的百姓都有了活路,甚至可以说是混得风生水起。

  这让谈殿眼红不已,直接派了使者联系冯盎,说以前的一切都是小弟有眼不识泰山,大家忘了吧,以后唯冯兄马首是瞻。

  金钱的魅力是无穷的,能够让仇敌化干戈为玉帛,称兄道弟。

  冯盎考虑到岭南的稳定,如果不答应,以谈殿的尿性绝对会眼红,然后发兵攻打,到时候只能是两败俱伤。

  于是答应了让谈殿治下的僚民也种植甘蔗,到时候会向他收购。

  由此岭南大定。

  就连李二都头疼不已的僚人,被秦墨用白糖就搞定了。

  山民造反是因为吃不饱,归根究底,就是经济问题,而搞经济,在大唐这个时空,没有人比秦墨更擅长的了。

  于是他用白糖经济顺利的让岭南地区稳定下来。

  这有利于增强岭南等偏远地方对中央朝廷的向心力。

  这些神奇的变化,哪怕是李二也从不想曾想过的。。笔趣库.

  大唐发明家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