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2章 求官_洪武皇帝嫡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她又要进宫来和臣妾说道!”

  “该摆还是摆,毕竟身份在这。”

  赵宁儿越是通情达理,越是不争,朱允熥越是想给他家多些恩典。

  按照老爷子的皇明祖训,从朱允熥这一辈人开始,正妻都要从民间选。大臣勋贵不得推荐,防的就是未来有外戚干政的隐忧。而且民间女子见识少些,也能少些妇人干政的可能。

  赵宁儿是正妃,又是诞下嫡子的正妃,地位稳如磐石。别看张蓉儿是文官之女,还有以后的汤胖儿,对她都只有俯首帖耳的命。

  其实皇家夫妻两口子,和民间也有相通之处。先是要和气,然后知道进退,日子才能长久,才能过得好。

  赵宁儿不是拔尖儿的性子,后宫自然一团和气。

  “就是现在身份高了,才不能摆!”赵宁儿又给朱允熥添汤,开口道,“以前小门小户,过自己家的清苦日子,没那么多闲人上门。可是现在呢,家里头落下侯爵的帽子,不知多少人上赶着攀亲戚!”

  “就拿大姐的婆家来说,以前大姐的婆婆罗家人,仗着姐夫是个举人,眼睛顶在头顶上,说话装腔作势的!”赵宁儿继续说道,“可是现在,恨不得一天三趟往臣妾家里跑,净挑好听的说。”

  “跟红顶白,人之常情!”朱允熥笑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人之常情也就罢了,可殿下你知道吗,臣妾大姐的婆婆,罗家太太居然跑到臣妾家里跑官去了!”

  朱允熥马上放下筷子,“有这事?”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种事其实也在预料之中。亲族亲族,发达之后给你添堵的就是亲族。

  “也不是跑什么大官好差事!”赵宁儿继续说道,“她罗家太太有个亲侄儿,盯上了外城运河码头的差事,巴巴的去臣妾家里跑了好几趟。”、

  “外城的驿站改邮政仓储,原来的地方就不够用了,这两年年年扩建。户部说,要把沿河的房子都征了,然后都改成仓库。她罗家的侄儿,就看上这个发财的门路了!”

  自古以来,官家拆迁征收一类,都是金山银山一样的买卖。

  朱允熥肃然道,“不能给!”

  这世间,只要是这样的买卖。砖头瓦砾之下,冤屈的事还少吗?越是有背景的人,做的越缺德,老百姓越是没地方说理去。

  运河那边码头,住的都是在京师讨生活的外乡人。在码头出苦力的力巴儿,那些苦哈哈,还不如京城百姓敢说敢骂呢。京城百姓知道衙门往哪边开,官府也袒护着。

  可是外乡人,户籍不在这,住的地方可能连地契都没有。受了委屈,只能往肚子里吞。

  京师的外与内,俨然就是两个世界。

  京师的本地人和外地讨生活的人,俨然也是两种人。

  而且,越是那样贫民聚集之地,越是油水大,越是猫腻多。

  这两年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