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三二章 炼钢之难_我的大明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得一见,却也敬佩不已。快快请起,待我看完奏章,再与你说话。”

  刘杰不敢真让朱瞻基来扶,连忙从地上起来,半边屁股搭在了椅子的边缘。

  朱瞻基打开了奏章,仔细地看了起来。

  刘杰这份奏章属于是工作汇报,与谏议奏章完全不同,没有那么多的格式讲究,华丽词语,也无需骈四俪六。

  但是刘杰的这份工作报告却也写的文采斐然,将他遇到的问题用一种很古雅的方式阐述了出来。

  不过,这让朱瞻基看的有些头疼,许多地方都要连蒙带猜。

  他还不能问别人,一问就暴露了自己的短处。

  不过,即便是这样,他也没有后悔自己没有学好古文,等他登基,除了文学方面,他一定要推行白话文,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让老百姓也都能听得懂,看得懂官府的官文。

  还有就是标点符号,如今大明也有一些外国传进来的书籍,有了标点符号,不过,想要推广,却是不可能的。

  首先这些标点符号还不成熟,其次,儒家就是靠垄断学术掌握话语权,他们是最不愿意老百姓都能懂文化的。

  刘杰的奏章主要说了三个问题,一个是豪门,富商,大量申请专利,唯恐专利以后成为他们垄断学术,甚至是技术的武器,不利民生发展。

  其次是大量的重复申请,让许多专利有交叉,导致了不知该将专利授予哪一家。

  最后一点是专利司人员不足,各州府之间缺少沟通,导致了专利的重复申请。有些地域限制性的专利,根本不能得到对照,出现了不少重复批复的情况。

  对这些朱瞻基也早就有了考虑,将奏章收了起来说道:“任何人申请专利都不需限制,在前只需要调查清楚专利的来源,有无强抢专利之事。在后要注意杜绝这些豪商利用继续申请相关专利的手段,继续垄断技术。”

  刘杰很是聪明,直接把握住了朱瞻基话里面的意思。“殿下是说,给所有人十年折腾的时间,大明真正的发展,是在十年之后?”

  朱瞻基笑着点了点头说道:“代代相隐是儒家的习惯,而这种习惯已经深入了所有人的骨子里。专利固然是对技术的垄断,却也是改变这种观念的重要手段。

  只要过了这十年,內监一定会大量利用这些专利技术,并且会将这些技术传播开来。不过此事你心中有数就好了,不可张扬。”

  刘杰连忙应下。

  朱瞻基又说道:“那些技术有重叠的专利,可以让申请人做出实物,相互比较,以最优者授予专利。但其他家可以授予专营权,与专利垄断不形成矛盾。”

  “至于最后一点……”朱瞻基想了一下才说道:“专利司人员不足,可以继续扩大规模,增加经费。如今专利司应收入不菲吧?”

  刘杰回禀道:“专利司只掌批复,一应账目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