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章 碰撞_我的大明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匹的货船一百多艘,折价白银超过两千万两。

  当然,如此暴利只此一次,不是大明的货物他们不需要,而是欧洲太穷,根本没有更多的金银。

  这两千万两金银,差不多就是他们所有国家加起来的流通金银的十分之一左右。大明就是再运货过去,他们也买不起,以后只能是细水长流。

  如此多的金银,还是金多银少,让朝廷上下欣喜若狂,朱棣更是差点被吓晕。

  这么多的收获也让朝廷上下都更加重视海外贸易和海外利益,这也是如今各个阶层为了南洲争执不休的重要原因。

  利益的驱动,远远要比喊一万句口号更有用。

  朱棣也被吵的烦了,下令南洲开发之事年后再议。小年之后,朝廷的重心全部转移到清点收获,利益分配上面来。

  这个决议没有任何人反对,因为利益分配比现在为了未来的利益争吵更重要。

  对所有人来说,现在的烦恼,都只是幸福的烦恼。

  从奉天殿出来,一股寒风让朱瞻基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朱棣年老体弱,风湿越发严重,受不得寒气,大殿里面被放了十几个炭盆。

  加上朝会人多,几百个人在一个大殿里,也感觉不到寒冷。但是毕竟是寒冬腊月,虽然没下雪,但是气温也在零度一下了。

  刚出大殿,除了李亮和孙林他们,还有张氏身边的郭良也在等他。李亮为朱瞻基披上了大氅,郭良上拜见道:“殿下,太子妃为殿下炖了参汤,让殿下下朝后直接回兴庆宫。”

  “知道了。”朱瞻基转向孙林说道:“你让杨章德明日到內监夹江银库见我,先把奏折收下,我夜里要看。”

  孙林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午后彭城伯二少爷就到了东华门递帖子,却赖在咨情司不走,恐怕是有急事见殿下。”

  “递给我的还是递给母妃的?算了,让他来兴庆宫吧,母妃昨日还提了他们两兄弟。”

  杨章德是外臣,不方便进宫,张武是亲戚,只要不是经常进宫,倒也没有那么多讲究。

  一行人回到了兴庆宫,朱瞻基就闻到了一股浓郁的清香味。

  回来了几天,张氏每日都用火炉在朱瞻基的书房炖上一锅乌鸡人参汤。宫中饮食自有条例,一般是不会允许每日重复某菜,谨防下毒。

  张氏从打水,放料,全部一手操办,不让他人接触。参汤在朱瞻基的书房炖,她在旁边看着,一直到朱瞻基喝进肚子里。

  虽然朱瞻基觉得没必要,但这是张氏一片心意,朱瞻基也就装作很享受这种照顾,不屈了她的心意。

  不管朱瞻基在没在家,她现在基本都拿朱瞻基的兴庆宫当家了。除了有时候接待贵妇女眷,她才会在文华殿办公。

  有她控制大局,孙娴管着人事,薛尚宫管着杂事,朱瞻基的女人虽然多,但是兴庆宫并没有多少是非。

  朱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