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二章 锦衣卫的前途_我的大明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提这个话题吗?”

  纪纲是在有些不明白朱瞻基的意思,刚才还在谈东瀛的银山,突然之间又谈到锦衣卫改革,让他有些把握不住朱瞻基的思路。

  朱瞻基笑了笑又说:“锦衣卫需要改革,一些职权需要限制,但是同时,另一部分职权却需要继续扩张。”

  这让纪纲更有些不明白了,在他看来,锦衣卫的权力已经够大了,还继续扩张,大臣们会允许吗?

  “在大明的周边,就有几十个小国家,这些小国家虽然小国寡民,我大明没有占领的意义,但是,大明却不能让这些国家失去控制。所以,以后的锦衣卫不能只把眼睛盯在国内大臣的身上,更要把眼界拓宽一点,把大明周边的国家,也要全部监控起来。”

  “这……”纪纲压低了声音问道:“殿下与陛下谈过此事吗?鸿胪寺,通政司也有这样的机构啊,而且,人员外驻,这个耗费就又多了不少。”

  “皇家与国家是一体,却又有区别,不然的话,何至于在都察院之外又设立锦衣卫?在国库之外又设立内库?耗费方面不需要担心,以后我会单独拨款,何况以后北镇抚司撤销,这些官员经过培训,也都可以外派。当然,这个主要还是要靠年轻人,并且以志愿前往为主。锦衣卫以后可以设立一套奖惩机制,志愿去他国履任的年轻人,优先提拔。”

  “臣……”纪纲的脑袋有些混乱,但是还是咬牙说道:“臣下去就开始着手。”

  朱瞻基却又说道:“此事说急也急,说不急也不急。”

  纪纲完全被朱瞻基有些绕晕了,干脆就等朱瞻基直接把话说完。

  “发展国外势力,需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锦衣卫直属隶员,这些人需要经过各种专业培训。第二部分则以发展当地人为主,比如国子监那些仰慕我大明文化的异国学子和他们的随从,他们都是锦衣卫可以发展的对象。另外,就是一些跟着郑和船队与西洋各国进行贸易的商人们,他们也都是锦衣卫可以发展的下线。”

  “下线?”

  “就是不是直属锦衣卫官员,却能通过为锦衣卫服务,获取一些报酬,信息,甚至是便利的普通人。”

  还没有等纪纲把这件事想清楚,朱瞻基却又把话题绕开了。“说了这么多,我的意思就是要锦衣卫放弃一部分权力,然后向外发展。但是这件事你必须暗地里操作,最少在这次北征还朝之前,不宜公开。”

  这一点不难理解,朱棣和朱瞻基这次都要去草原打仗,所以锦衣卫这段时间也不宜做太多动作。

  这是最敏感的时期,皇帝不在京城,稍微做错一点事,那就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但是,拉拢东瀛学子,派驻前往东瀛的隶员,现在就可以进行了。我需要你在两年以内,最少要在东瀛安插超过二十个人。不管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