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章 技术封存_我的大明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错。

  他的命运跟朱瞻基紧紧绑在了一起,绝不会有二心。

  现在,朱瞻基的身边,除了李亮不是金阔的人,咨情司的孙林,刘万,他们都是金阔的徒弟。

  这种休戚相关的关系,让金阔总是全心全意为朱瞻基着想。

  他的理由就是这种枪的威力远远超过了如今的安保能力,这会让朱瞻基以后在公众场合的安全受到很大的威胁。

  朱瞻基弄出火枪的目的,是为了让大明的武力更强大。但是现在,这种火枪的普及,对大明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反倒会形成威胁。

  以普通火铳来说,因为用火药发射五六颗铅弹。这种火药威力不够强大,密封也不够好的火铳,射程最远也就两百米,而且一百米后几乎失去了致命性。

  所以朱瞻基不会怕有人暗杀,以他的能力,一百米外的暗杀,几乎伤及不了他,而拿着这种长火铳,几乎也很少能靠近他一百米之内。

  但是这种新式的火枪,采用的八毫米弹头,射程达到八百米,四百米以内就有致命的杀伤力。这也意味着,如果有人想要暗杀他,将会很难防范。

  金阔认为大明火器已经无敌于天下,这种超出了防范能力的火枪,是不该出现的。

  既然普通的火枪就已经让其他国家无法抵挡,已经是站在所有武器顶端的存在,他何必弄出这种对自己有威胁的武器呢?

  他虽然一直为了华夏复兴这个伟大的目标在奋斗,但是在内心里,他其实一直都是一个极端的利己主义者。

  他也从来没有把其他人的利益,置于自己之上的崇高精神,所以所以推广这种火枪的想法,变的犹豫了起来。

  这天晚上,朱瞻基在书房独处了一个时辰。最终决定,新枪照常展示,但是普及,再推迟一段时间,最起码等朱棣回来,看看他怎样看待这种新武器。

  朱棣虽然是个最大的战争贩子,但是他在政治与军事之间的分寸把握,还是比较有手腕的。

  在原本的历史中,他就非常重视新武器的开发,火炮,火枪,在他的手中都发扬光大。

  但是到了朱高炽,朱瞻基上台之后,火器的研发得不到重视,火枪的制造越来越差。

  如何在稳固统治与增强火力这个矛盾中掌握平衡,朱瞻基不可能求教别人,只能求教于他。

  有了这样的想法,朱瞻基就直接传令,将这次参与新枪,特别是子弹制造的工匠,全部圈禁起来。

  在朱棣回来之前,他们将会暂时失去自由,不能离开下马桥农庄。

  虽然没有新火药,没有底火,他们也制造不出有威力的新枪。但是这种加工工艺本身,就是最大的秘密。

  有了这样的想法,剩下的一点雷酸汞,就被朱瞻基全部安排生产圆头的手枪弹,这把十五世纪的博莱塔手枪,是他在这个世界不受威胁的最犀利武器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