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五章 八股_我的大明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代。如今你的身上寄托了我与你父亲的期望,只望你能奋发向上,一路考到奉天殿。”

  奉天殿是科举的最后一关,也是天子亲自出考,若是能走到那一步,可以说是一个学子的最高荣誉。

  于谦面对祖父跪了下来,叩首三次,方才抬头说道:“孙儿不敢自傲,自当尽力而为,为祖父,为家族争光。”

  于文明也不敢给他太大的压力,双手将他扶了起来,笑道:“好孩子,去吧,祖父在家等你顺利而归。”

  往昔的丑时,杭州城还处于宵禁之中。但是今日,处处火光通明,半个杭州城的衙役都没有歇息,为科考的士子们保驾护航。

  不仅仅是杭州城,在京城,在其他府城,无一不是这样。

  作为三大试第一考,乡试是所有百姓跨越平民阶层的第一关。

  只有考上了举人,才真正脱离了百姓的行列,有了当官的资格,更成为了免税阶层。

  那些衙役面对普通百姓子爵高人一等,但是面对这些学子,一个个却卑躬屈膝。

  谁也不知道,这里面会出现多少大老爷,有多少人能当上官员,改变自己的命运。

  于谦坐在自家的马车上,一直静静地看着外面的景致,心里虽然有一些激动,更多的却是平静。

  这些年来,他已经做到了自己能做到的一切,至于能不能考上举人,更多地交给命运了。

  钱塘在杭州城的南方,西湖的东南角,考场则在杭州城的通越门外,距离他家并不远。

  马车行进了一段,就因为堵车过不去了。执勤的衙役们点着火把,拦下了马车,梳理着交通。

  一些外地的学子还不乐意,想要耍一些威风,那些衙役一边解释前方已经堵死,一边陪着笑,却态度坚决地请众人步行前往考场。

  于谦见过多次科考,知道历年这一天堵车已经是常事。所以早有准备地从书童的身上取过来了考箱。“你就不要跟我进去了,这一路拥挤,你这小身板可受不了。”

  书童不依,抱紧了考箱说道:“少爷,我要亲眼看着你进考场,要不然,回去了老爷会打死我的。”

  “那还是我来背吧,这里面放了干粮,有些重。”

  “小的长大了,背的动,哪能让少爷背……”

  于谦笑着在他脑门上弹了一下。“是,小竹子长大了,到了娶亲的年纪了。你背被子,这考箱还是我自己背。”

  小竹子也不害臊,将被子抱了起来,率先下了马车笑道:“小的可是知道,老爷已经托人去永丰县传话,等少爷考完,就要成亲了。”

  于谦笑了笑,心里也泛起了一丝甜蜜。

  他的父亲于彦昭虽然自己不曾中举,却有一好友董镛当初中了进士。

  当时的于文明还是工部主事,于家又是钱塘大户人家,董镛虽然被选了庶吉士,却也依旧跟于彦昭关系莫逆。

  两家早年给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