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十六章 倭寇_我的大明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然。

  他觉得,自己似乎找到了新的人生价值。

  朱瞻基的好心情在接到一份来自锦衣卫的情报后,被破坏了。

  十月初六,也就是大军刚回返应天府的这一天,朝鲜东南沿海又遭遇了倭寇上岸劫掠,而十月十五,他从东瀛返回宁波的船队也遇到了海盗的船只,虽然对方并没有敢对他的船下手,但是海盗的重新出现让他也对目前的大明海疆安全有了新的担忧。

  这些海盗如今一路南行,谁也不知道他们会在什么地方上岸,而这批蝗虫的战斗力相当于这个时代的特种兵。

  沿海的卫所军却又相当于这个时代的民兵,所以,想要依靠民兵来对付神出鬼没的特种兵,还是有一些难度的。

  他看向送信过来的锦衣卫千总曹旭:“指挥使大人如今在何处?”

  “大人接到情报就已经进宫,让卑职前来给殿下送信。”

  检阅已经基本结束,朱瞻基跟陈礼说道:“幼军训练结果让孤还是满意的,今日杀两头猪,晚上给士兵加餐。今日各个单项的前三名,各赏银二两,其余士兵一人五百钱。”

  众将士闻言雀跃不已,整齐下拜,拜谢朱瞻基。

  安排好了农庄的事务,朱瞻基才带着马家叔侄一起回城。在东华门分开后,朱瞻基有些迫不及待地返回了皇宫。

  他一直在考虑该如何对东瀛下手,想要寻找一个对东瀛下手的机会。没有一个合适的借口,就要对东瀛下手,不要说文武大臣,就是朱棣也不会同意。

  而现在不用他特意去创造,机会就来了。

  只要能说服朱棣,他就能借着这个机会,展开对东瀛的行动了。

  而朱棣不难说服。虽然东瀛是不征之国,但是只要有一块遮羞布,朱棣也会毫不犹豫地动手。

  因为在地球仪上,朱瞻基标注的那个银山,可是让他心动不已。

  在他们北征的时候,锦衣卫的探子就已经在出云国那里找到了那座银山,虽然还不确定储量有没有“麦哲伦”说的那么大,但是足以让朱棣心动了。

  有了那座银山,大明以后就再也不会缺银子了。

  皇宫南部是锦衣卫和內监共同巡视,朱瞻基一进宫门,就问值守的大汉将军王礼:“指挥使出宫了吗?”

  “禀殿下,指挥使大人在武英殿,尚未出宫。”

  朱棣的行踪,除了贴身太监,任何人不能窥探,也不能刻意去问。但是纪纲既然入了宫,还没有出去的话,问他的行踪就可以了。

  大发了两个师父回去,朱瞻基带着李亮他们沿着皇宫小河边的林荫道来到了武英殿,却发现这里依旧有不少文武大臣。

  这个时候,朱瞻基身为太孙也不能进去,只能按捺住自己的心思,先返回了兴庆宫。

  不过走的时候,他把李亮留了下来,只有他,才有资格跟朱棣说话。

  “金大伴,给我把东瀛的情报全部搬出来,孤要认真看一遍。”

  不一会儿,金阔就带着八个小太监,抬出了四箱资料。“殿下,关于东瀛的情报全在这里,一箱是锦衣卫汇报上来的,另外三箱是內监过去跟东瀛贸易期间搜集的信息。”

  “多安排几个人,把关于出云国,室町幕府和倭寇的情报找出来。”

  (今日进山,明日更新可能会延误,先跟大家请一下假,待在山里安顿好了,老妖专心码字。)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