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八章:畅谈(下)_工业之流光岁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的部门进行攻关,尽快完成新材料的研发。但PC材料和PMMA材料实际上也是各有千秋,你为什么认为PMMA材料不能持续发展下去?”

  对于两种现目前航空工业中使用最广泛的有机玻璃材料,美国在二代机时代使用新研制的PC材料制作座舱盖,苏联则使用在PMMA材料基础上新发展起来的分支,新的聚氟代丙烯酸酯材料是基于PMMA材料添加一些新的化学元素,使得材料的耐高温性能得到了极大的增加,从而获得甚至更高于PC材料的耐热性。

  两种技术路线代表了冷战双方不同的立场,汪正国现在直言不讳地宣传资本主义路线,支持PC材料的研制,若是往回十年左右,只要有心人要搞他,妥妥地能给他安上一个资本主义走资派的帽子戴上,好在现在时代不同了,这些仅仅是技术路线上的争议,大家也能够理性看待。

  听到PC和PMMA材料之争的问题被拿出来,一时间倒是有些惊讶,不过很快又释然了,这其实也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只要思维上能突破局限,答案很简单。

  “关于美苏两种截然不同的材料路线,现在看起来是各有优势,但只要多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苏联走进了一个死胡同。聚氟代丙烯酸酯虽然强化了耐高温能力,但它同时又带来新的缺点是硬度小,耐磨性差,长期日照之后还会改变材料性质,所以苏联采用了硅酸盐玻璃加聚氟代丙烯酸酯复合材料路线,这种座舱盖就做的比较厚重,对于飞机可不是什么好事。”

  显然,文总师也并不清楚苏联的座舱盖技术路线是这么搞的,以前也仅仅只知道苏联的座舱盖采用了PMMA材料的新分支,克服了PMMA材料原有的缺点,没想到新材料又带来了新的缺点。

  而更加不可思议的是,苏联人居然开历史的倒车,把硅酸盐玻璃这种东西又拿出来做文章,这简直是绝了....

  顿时发现,这小伙在大学还是学到了一些东西,至少在光学工程方面,已经比自己这个飞机总设计师好很多,倒是可以再看看,若是不错的话,完全可以把人留在蜀都所,毕竟新歼的研制,在各方面都需要新技术支持,座舱盖就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你说的这个我不太清楚,但我相信你作为这方面的专业人士,又跟着你们教授一起做了好几年的科研,还应该是有真材实料的,那你就继续说说美苏之间的技术路线差异,我再继续听听。”

  说到工作上的事情,文总师一下就来劲,在火车上本来也没什么事儿,不如就听听光学工程方面专业人士对战斗机座舱盖的看法,这对于新歼的研制还是很有用处,任何有利于新歼发展成熟的技术,文总师都感兴趣。

  这情况,不继续说下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