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6章 打探_食在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再这样吐下去,如何还有命来。

  看着王夫人签下契结书,按下手印,文舒点点头将契约收好,借口说东西在后院,便掀帘子去了后屋。

  来到后院,她将屋门一关,从置物篮里取出一颗丹果,并小半袋子祝余馒头。

  馒头是开张前在家做的,约有百来个,昨日开张送了十来个出去,如今还剩大半,文舒取出十六个馒头,打算在商队临走时送给他们。

  经过一番考虑,她已打算用祝余馒头做为店里的特色,打晌名号。

  在京城不管是酒楼,还是茶肆,都要有自己的特色才能留住客人并且让人记住。就如宋五嫂,一碗小小的鱼羹,因为做的出神入化,如今成了享誉汴京的美食。

  她没宋五嫂那等做鱼羹的手艺,别的吃食虽也做的不错,但远不到登峰造极,让人尝之不忘的地步。

  不过她也有她的优势,山海经便是她最大的倚仗。只是那里头有的东西不可轻易拿出来,就算拿出来也要隐晦,否则容易引轩然大波。

  祝余馒头在这其中算是最普通也最容易让人接受的,既有自己的特色又不至于惊世骇俗。

  拿好果子去到前院,文舒将果子交给王夫人,并且告之她食用方法。

  因她孩子太小,还未长牙,文舒便让她将果子捣成汁,将汁水喂给孩子吃,且一顿只能吃十分之一的量。

  王夫人仔细记了,陈嬷嬷扔下五贯交子,主仆二人便又匆匆上了马车,回城了。

  这时,吃馒头茶汤的方脸汉子突然停下动作,状似无意又好奇的打听果了的来历。

  文舒不明其意,但见他们人多势众,怕他们有什么不好的心思,便说偶然间发现的,而且果子不多,最后一个方才已经卖了,再没别的。

  方脸汉子不信,又打听果子从哪寻来的,文舒闭嘴不言,一副不好说的样子。

  商队众人却一点也不意外,本来嘛,这种赚钱的事,哪家不是藏着捂着,到处跟人说才不正常。

  只可惜,原还想这么年轻的小娘必然没什么城府,说不定稍稍一问就问出来了。就算问不出来,他们也可以和小娘子谈谈合作的事情。

  比如从这匀些果子,再连同货物一起运到其它州县去卖,赚些差价。可如今

  “有一就有二,小娘子别灰心,有空再去老地方寻寻,说不定就寻着了。这等好买卖,可不能轻易放手。小娘子若是寻着了,也跟咱哥几个通个气,我们也不问你哪寻的,只望小娘子匀些果子给我们,我们运到其它州郡去卖,赚个辛苦钱。”

  文舒听懂了他们话里的意思,这是怀疑她还有果子,让她先别那么早拒绝,又言明他们没有坏心,只是想匀些果子卖去外省,赚个差价。

  初一听来,确是极好的买卖,只卖去外省,又不会抢了她的生意,还得多多卖些出去。若是真有大批果子的人,说不定就同意了。

  可文舒还是谨慎了些,一来果子不多,二来嘛,她刚刚才说没有了,这一转身又说有,岂不是自打脸,而且这些人说的是不是真心话,她也不知道。

  是以,依旧丧气道:“哪有那般好寻,我后头去了几趟,却是一个都没寻着,死心了,死心了。”

  刀疤脸和方脸大汉都未再说话,其它人也不再言话。

  到了结账的时侯,文舒将装祝余馒头的布袋拎出来,交给结帐的方脸汉子,笑道:“这是小店的特色馒头,比普通馒头扛饿些,新店开张每人免费赠送一个,几位爷带着路上吃。”

  一更送上,求推荐票,求月票。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