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1章 温度很重要_富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活动气温是25至35度,温度过低发酵慢,过高酵母又会死亡。理想的储藏温度是15至20度,温度过高,酒精挥发会跑味;温度过低,又不利于老熟。存储过程中还要求恒湿,相对湿度要在70%左右。咱们国家最著名的几家酒厂都在黔、川,不是没有原因的!他们那边在端午踩曲,重阳下沙投料,温度合适!咱们瓜州高粱收获后,就已经离入冬不远了,温度和湿度都不合适。往年都是矿上免费提供90天的煤炭,现在您又要把酒厂独立出来,如果外购煤炭取暖,成本就大了。”

  原来是担心独立出来之后,没有免费的煤炭用了。

  “酒厂、月饼厂独立出来,确实不应该再免费用矿上的煤炭了,以后用煤要走市场价!”

  姜科长和老师傅听的心里着急,“杨总……”

  “不过以后矿上要酒和月饼,也应该走市场价!而且你们放心,虽然我让酒厂、月饼厂独立出来,也不可能一上来就完全自负盈亏!”

  姜科长和老师傅这才放心。

  杨东升继续道,“其实我之前就有一个想法,既然地表温度不合适,为什么不把酒厂搬到地下去?我们井下现在有很快多空巷道,那里的温度可是一年四季都恒定的,而且各个区域的温度还不一样。他们不是端午踩曲,重阳下沙投料吗?咱们一年四季都能投料生产!”

  “可是酒厂工人没下过井,我怕他们会不适应!”姜科长忙道。

  “下井这事就是一回生两回熟!这样办,地面的酒厂继续保留,愿意下井的,每一个班我加2块钱的补贴!”

  “井下的煤尘不会进入原料里,影响品质吧?”

  “咱们煤矿是晚上生产,煤尘和瓦斯浓度高,白天检修,煤尘和瓦斯浓度低,到时候再加个水幕,煤尘至少不会比地面酒厂高!”

  见杨东升是铁了心要把酒厂搬到井下,姜科长也无话可说。

  杨东升见状劝解,“你们也不要太担心,咱们是低瓦斯矿井,从来没发生过瓦斯爆炸,大巷就相当于地下隧道,很安全。”

  “杨总,您去年种的麦子和高粱现在还有吗?我能看看吗?”一直没说话的老师傅这时忽然开口了。

  “当然!”

  杨东升叫周影找了些剩下的小麦、高粱。

  老师傅抓起一把,凑到阳光下看了看,又捏起几粒尝了尝,“好高粱,好多年没见过这么好的高粱了!”

  “我听说茅台用的是一种叫红缨子的高粱,要不然明年我也种一点?如果气候不合适,我们也可以去黔省买!”

  “不用,不用!”老师傅连忙摆手,“南方的糯高粱吸水率好,糊化率高,黏稠度合适,酿出来的酒也香,确实适合酿酒。但是咱们本地产的粳高粱出酒率更高,发酵更充分,也是有自身优势。而且我们多年来都是以瓜州本地高粱为原料,摸索的酿酒方法,猛然间换一种高粱,我们也不知道怎么操作。”

  杨东升心说还有这原因,“那我就不瞎指挥了,我预计年后各种证照就能下来,你们要做好准备!”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