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66章科举(四)_北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觉得他们心有七窍,性格各异,她怕是有点压不住。

  ………………

  “制科一年一试,常科分乡试,举试,京选,酌情以殿试结之,除乡试一年一次外,大选皆两年一考……”

  这就是中书议决之后,关于科举的总体划分,改动是非常大的,尤其是不再由着皇帝的心情,或者是朝局来举办,而是定期举行。

  制科是面对朝廷官员的考选,相当于之前的官考,只不过是作为官员考绩,成为对官员的全面考核,还是像常科一样任凭官员自愿参加,中书那边还在讨论。

  以现在的情况来看,中书大部分人还是倾向于后者,因为对官员进行全面考核太过耗费精力,也很难进行有效的管理。

  不如彻底合于科举之中,给予那些有才干,有上进之心的官员以机会。

  但这样一来的话,和官考的目标就不一样了,官考是为了肃清官员队伍,如果按照上述所说,那就变成了给官员晋身之阶的问题。

  所以这事估计还得李破回京之后,由他亲自来做决定。

  而常科才是科考的主体部分,中书对其进行了严格规范,若是得到皇帝的允准,接下来的几年就要照此办理,彻底把触角伸展到县级行政单位。

  而举试是在郡中进行,还是按道来划分,中书这边一样有着分歧。

  小朝会议论的就是这样悬而未决的政事,一旦拿到大朝之上,那就是已经形成了诏令,除非有了比较重大的失误,不然短时间内不会再做更改了。

  刘政会滔滔不绝的说着,殿中众人聚精会神的听着。

  和去年相比,礼部的历次呈文就显得过于粗糙和敷衍,今年中书的意见渐渐成熟了起来,总结了科考之前的一些经验和教训,章程已是日渐完善。

  朝廷第二次科举选才将与这一次大相径庭,全国性的大考,这在前隋虽然出现过,但景象实在一言难尽。

  如果大唐能够办成此事,那么科考必将成为一场盛事,对朝廷和地方官场,以及天下民生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

  殿中众人都是聪明人,可他们还是无法想象科考最终会走向何方。

  另外一个很大的议题就是科举的科目问题,中书也还在议论当中,估计在明年的京选当中会有所体现。

  刘政会终于口干舌燥的重又坐了下来,殿中恢复了寂静。

  李碧沉默半晌,道:“现在看来,科举之重,应着眼于乡试,不知本宫说的对不对?”

  刘政会喘了口气,再次道:“娘娘英明,大树参天,在于根基稳固,乡试便乃科举之基,根基不稳,则诸事休矣。”

  李碧点了点头,却是看向礼部尚书李纲道:“卿家说河南等地空虚,科举之年很难向朝廷选送人才……”

  说到这里,她轻轻叹了口气道:“当年东都之盛犹过于长安,如今凋敝至此,真是令人叹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