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02章攻倭(二)_北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求。

  当然了,在他们得知大唐要去攻打倭国的时候,新罗君臣都很振奋。

  和百济的覆灭比起来,他们更愿意看到该死的倭国人倒霉,稍有遗憾的地方在于,大唐的援军竟然不是先拿高句丽开刀,而是舍近求远的去找倭国的麻烦。

  不过这对于新罗来说没什么区别,他们和周围邻居的关系都很糟糕,谁倒霉他们都会幸灾乐祸的拍巴掌,而且不介意落井下石一番。

  所以他们全力给予大唐支持,除了奉上了很多粮草之外,还把新罗的水军都拿了出来,请令随军出海,一道去倭国耀武扬威。

  另外还派出了一支三千人的“大军”,由真骨花郎金春秋率领,加入到了唐军当中。

  这还是金胜曼和金春秋兄妹竞争的结果,经过新罗朝中的商议,金胜曼需要留下来和唐人维持关系,所以金春秋才得以胜出。

  附属国好像一直都是这个样子,惯好狐假虎威,只要能从中喝些汤汤水水,他们就会感觉非常的满足。

  ……………………

  大唐元贞五年八月十八。

  十余万唐军已经全部聚集于新罗东南金海城附近,而沿岸海上,战船云集。

  大唐,新罗以及俘获的倭人战船尽数集于此处,数千大小船只看上去几乎把整个海面都覆盖了起来。

  风季之中,海浪不小,战船在波涛汹涌间起起伏伏。

  八月中,先头各部一到,其实就已经开始组织士卒登船,最主要还是把粮草运送到船上。

  大军中军到来之时,新罗东南的两个港口附近就变成了唐军的大营,蔓延二十余里,不论是新罗的贵族还是百姓,皆被驱赶一空,未得允许,不得靠近半步。

  ………………

  李靖至金海城,再次召开军议。

  进军的路线已经不用多说,各人皆知其责。

  最后的这一次军议上,李靖再次强调了后勤的重要性,主要还是说给来到此处的新罗女王以及他的臣下们听的。

  一个冬天,时间可不短。

  在这个几个月当中,必须维持大军基本所需。

  当然了,大军登陆倭国列岛之后,会就地进食,这要看大军的进展情况而定,而且大军不会全军而出。

  李靖留下了近五万人在新罗,一来保证大军后方稳固,他对新罗人还是不太信任。

  二来就是为大军后援,战事顺利的话,这些人会负责运送粮草,军情紧急之下,则为大军后备。

  比如说杜伏威等人一直警告他要注意天气,一旦大军在海上或者陆地上受到天气的影响,那么后备的这五万人便会启程补充入大军当中。

  在李靖的规划当中,两个月的时间,大军要粉碎掉倭国的顽抗,起码要进入到倭国腹地,并站稳脚跟。

  ………………

  八月二十四,六万大军全数登船。

  数千艘大小船只陆续杨帆启航。

  站立在码头上相送的人们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